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萱堂》
《梦萱堂》全文
明 / 徐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萱茂花叶,挹之有馨香。

秋露一朝至,忘忧忧不忘。

昔者既蕃衍,母也乐且康。

今者既凋瘁,母也嗟云亡。

见萱如见母,三复增悲伤。

悲伤牵梦寐,觉来屡惊惶。

难将一寸心,可以酬春阳。

孝子存孝思,揭名向高堂。

昊天思罔极,岁月其久长。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梦萱堂》,是明代诗人徐庸所作。诗中以“春萱”为象征,描绘了萱草在春天繁茂生长,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象征着母亲的慈爱与关怀。然而,随着秋天的到来,萱草凋零,象征着母亲的离世,留下诗人无尽的哀伤。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萱草在春日的生机勃勃,以及它所代表的母亲的快乐与健康。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母亲去世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无法言喻的悲痛。诗人通过“见萱如见母”的比喻,强化了萱草与母亲之间的联系,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三复增悲伤”、“悲伤牵梦寐,觉来屡惊惶”,这些句子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因失去母亲而产生的持续不断的哀伤和痛苦。他试图通过“难将一寸心,可以酬春阳”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尽管这种情感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

最后,“孝子存孝思,揭名向高堂”,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孝子,虽然母亲已逝,但心中永远铭记着对母亲的孝敬之情,并将这份思念寄托于高堂之上。这不仅是对母亲的缅怀,也是对孝道的弘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萱草这一意象,巧妙地传达了对母亲的深情厚谊和对孝道的崇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作者介绍

徐庸
朝代:明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猜你喜欢

鹧鸪天 木犀

桂子纷翻?
露黄。
桂华高韵静年芳。
蔷薇水润宫衣软,婆律膏清月殿凉。
云岫句,海仙方。
情缘心事两难忘。
衰莲枉误秋风客,可是无尘袖里

(0)

太常引 东原上清宫,同杨飞卿夜话汝梁旧游

十年流水共行云。
相见重情亲。
沧海坐扬尘。
便疑是、前身后身。
风台月榭,舞裙歌扇,乐事几回新。
莫话洛阳春。
更谁似、金銮故人。

(0)

浣溪沙 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日射人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
西山晴雪入新诗。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
他年江令独来时。

(0)

古鸟夜啼 玉簪

花中闲远风流。
一枝秋。
只枉十分清瘦不禁愁。
人欲去。
花无语。
更迟留。
记得玉人遗下玉搔头。

(0)

鹧鸪天 山阳七圣堂

沙岸萦回入草泥。
霜余烟景自凄迷。
树嫌川近重重掩,云要村深故故低。
茅盖屋,稻分畦。
何人今日此幽栖。
十年来往山阳道,只□清溪过马

(0)

太常引 寄酒泉帅张奥子明,子明*阳关去酒

田园松菊自由身。
鞍马老红尘。
鹅鸭恼比邻。
算未羡、凌烟写真。
花时风雨,长年哀乐,白发为谁新。
休唱渭城春。
怕忆着、西州故人。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