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癖难凭俗眼看,琴书静对翠光寒。
秋声鸣屋风初度,夜影翻床月半残。
天乞幽人供嗜好,日呼稚子报平安。
窗前幸有闲田地,分我云梢四五竿。
竹癖难凭俗眼看,琴书静对翠光寒。
秋声鸣屋风初度,夜影翻床月半残。
天乞幽人供嗜好,日呼稚子报平安。
窗前幸有闲田地,分我云梢四五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所作的《题戴洪甫爱竹轩》,通过对戴洪甫爱竹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竹癖难凭俗眼看”,以“竹癖”形容戴洪甫对竹子的深深热爱,暗示其超脱世俗的眼光。次句“琴书静对翠光寒”,描绘了竹林中的清冷雅致,竹叶翠色在月光下显得尤为寂静。
第三句“秋声鸣屋风初度”,通过秋风吹过竹林的声音,传达出季节更替和时光流转的感觉。第四句“夜影翻床月半残”,进一步渲染夜晚的静谧,竹影在月光下摇曳,如诗如画。
第五、六句“天乞幽人供嗜好,日呼稚子报平安”,表达了诗人对戴洪甫隐居生活的羡慕,他仿佛得到了上天的恩赐,能以此为乐,同时家人平安也是他的心之所向。最后一句“窗前幸有闲田地,分我云梢四五竿”,诗人希望也能分享这份竹林的乐趣,哪怕只有几竿竹子,也足以带来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品质,又流露出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辅德人惟旧,徵书帝自裁。
紫霄终日待,黄阁应时开。
讵拟中台折,俄惊国柱摧。
大川方据楫,商鼎适调梅。
长逝民安仰,重光业未恢。
位隆兼恤典,名重盖伦魁。
圣眷应无替,仙游竟不回。
典刑斯巳矣,芳誉实悠哉。
旌望家乘远,皇猷国史该。
三朝遗泽在,穹碣贲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