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戴洪甫爱竹轩》
《题戴洪甫爱竹轩》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竹癖难凭俗眼看,琴书静对翠光寒。

秋声鸣屋风初度,夜影翻床月半残。

天乞幽人供嗜好,日呼稚子报平安。

窗前幸有闲田地,分我云梢四五竿。

(0)
注释
癖:特别的爱好或习惯。
俗眼:世俗的眼光,指一般人的眼光。
鸣屋:风吹过屋檐发出的声音。
翻床:月光洒在床上的动态描绘。
幽人:隐士,指诗人自己。
稚子:幼小的孩子。
云梢:竹梢高处,象征隐逸的生活。
四五竿:大约的数量,表示竹子的数量。
翻译
竹林的清高难以被世俗眼光理解,静静地与琴书相伴,翠绿的光影带着寒意。
秋风吹过屋檐,带来萧瑟之声,夜晚月光洒在床上,只剩半轮照耀。
上天似乎怜悯我这个隐士,满足我的喜好,每日唤来孩子报以平安。
窗前幸好有空闲的土地,分给我几竿竹子,让我在云梢间享受宁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所作的《题戴洪甫爱竹轩》,通过对戴洪甫爱竹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竹癖难凭俗眼看”,以“竹癖”形容戴洪甫对竹子的深深热爱,暗示其超脱世俗的眼光。次句“琴书静对翠光寒”,描绘了竹林中的清冷雅致,竹叶翠色在月光下显得尤为寂静。

第三句“秋声鸣屋风初度”,通过秋风吹过竹林的声音,传达出季节更替和时光流转的感觉。第四句“夜影翻床月半残”,进一步渲染夜晚的静谧,竹影在月光下摇曳,如诗如画。

第五、六句“天乞幽人供嗜好,日呼稚子报平安”,表达了诗人对戴洪甫隐居生活的羡慕,他仿佛得到了上天的恩赐,能以此为乐,同时家人平安也是他的心之所向。最后一句“窗前幸有闲田地,分我云梢四五竿”,诗人希望也能分享这份竹林的乐趣,哪怕只有几竿竹子,也足以带来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品质,又流露出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宿杨村访平泉大史先书一绝

天际轻云散午阴,乳莺啼树正春深。

无端一夜江村雨,半落孤舟客子心。

(0)

挽鹅湖阁老

辅德人惟旧,徵书帝自裁。

紫霄终日待,黄阁应时开。

讵拟中台折,俄惊国柱摧。

大川方据楫,商鼎适调梅。

长逝民安仰,重光业未恢。

位隆兼恤典,名重盖伦魁。

圣眷应无替,仙游竟不回。

典刑斯巳矣,芳誉实悠哉。

旌望家乘远,皇猷国史该。

三朝遗泽在,穹碣贲泉台。

(0)

金泉亭饯别王道长

未爽金泉酌,还同柱史来。

春陪供怅远,尊傍野亭开。

稚柳摇晴浦,纤鳞戏浅苔。

尘襟藉疏豁,委琐不烦裁。

(0)

送杨子忠尹青田·其一

郊行频送远,连露扑花英。

折赠东欧使,迟回北斗城。

颂应归政简,閒得以诗鸣。

往事何嗟及,寒松晚更荣。

(0)

族叔一中发迹思南出宰东安政缉民和寄赠二章·其一

□作东安宰,南薰想令闻。

清标八桂雪,幽思九疑云。

鹯击材非偶,鸾栖志不群。

遥怜阮咸在,放意徒云云。

(0)

寄题水阳山二亭·其二

静爱山亭好,青枫远市居。

林秋万籁□,郊月四窗虚。

客访弹琴谱,儿雠种树书。

传闻建溪叟,莫浪比经畬。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