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惊毛发,殊非宿昔翁。
狂来诗有兴,愁极酒无功。
久病成真跛,流言息近聋。
明知过相问,起坐夕阳中。
览镜惊毛发,殊非宿昔翁。
狂来诗有兴,愁极酒无功。
久病成真跛,流言息近聋。
明知过相问,起坐夕阳中。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非昔》。诗人通过"览镜惊毛发"描绘了岁月催人老的景象,与过去的老翁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狂来诗有兴"反映出他在情绪激昂时还能借诗抒怀,但"愁极酒无功"则揭示了内心的深重忧虑,即使是借酒浇愁也无法排解。"久病成真跛"写出了身体的衰弱,"流言息近聋"则暗示了对世态炎凉和闲言碎语的无奈。最后两句"明知过相问,起坐夕阳中",诗人明知他人关切询问,却只能在夕阳下独自承受,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淡然的心境。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与困境的坚韧与淡泊。
承闻初出赣滩时,千里风波有所思。
卜宅重寻流水坂,舣舟还访白沙祠。
鹿门隐去柴车在,秦谷归来木镵随。
海内故人零落尽,白头相见不胜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