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台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
弘济艰难承运泰,坐筹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农日,疏传先怀止足图。
人望九章嗟信宿,驾还三径理荒芜。
葱青树长双条玉,长白山储千里驹。
虽以传经存晚计,更须调鼎向天衢。
九重正想夔龙佐,四字争思霖雨濡。
眉寿即今将指使,霞觞端与鹤书俱。
留台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
弘济艰难承运泰,坐筹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农日,疏传先怀止足图。
人望九章嗟信宿,驾还三径理荒芜。
葱青树长双条玉,长白山储千里驹。
虽以传经存晚计,更须调鼎向天衢。
九重正想夔龙佐,四字争思霖雨濡。
眉寿即今将指使,霞觞端与鹤书俱。
此诗颂扬大司徒白翁毕老先生,其在政绩上卓有成效,治理国家六府,推行五典,解决国事艰难,稳定军伍。诗中提及白翁治国有方,堪比古代贤相姬公,但其对农业的重视和对止足之图的怀揣,更显其远见卓识。诗中表达了人们对白翁的敬仰之情,期待他能继续贡献智慧,如同九章般指引方向,驾临三径,治理荒芜之地。诗中描绘了白翁晚年的生活场景,葱青树长,长白山储,虽以传经为晚计,但仍需调鼎于朝廷。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白翁长寿的祝愿,希望他能与霞觞、鹤书一同享受生活的美好。此诗不仅赞美了白翁的功绩,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治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