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将长笛倚高楼,爱玩波光狎海鸥。
西北烽尘迷凤阙,东南天地落渔舟。
千金不买中秋月,一醉能消万古愁。
分付骊龙莫沉睡,弄珠今夜且同游。
懒将长笛倚高楼,爱玩波光狎海鸥。
西北烽尘迷凤阙,东南天地落渔舟。
千金不买中秋月,一醉能消万古愁。
分付骊龙莫沉睡,弄珠今夜且同游。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泛舟于水上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首句“懒将长笛倚高楼”,以“懒”字开篇,透露出诗人不愿在高楼上吹笛的闲适心情,或许是对喧嚣世界的逃避,或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接着“爱玩波光狎海鸥”,表达了诗人喜爱与波光嬉戏,亲近海鸥的情趣,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西北烽尘迷凤阙,东南天地落渔舟。”这两句对比强烈,西北的烽烟与东南的渔舟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与民间的平静,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千金不买中秋月,一醉能消万古愁。”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明月的珍视,认为它胜过千金,而一醉则能化解千古愁绪,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面对人生忧愁时的豁达态度。
“分付骊龙莫沉睡,弄珠今夜且同游。”最后两句,诗人以骊龙为喻,希望它不要沉睡,而是与自己一同享受这美好的夜晚,通过与自然界的生物共享欢乐,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面对人生忧愁的乐观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风露浸秋色,烟雨媚湖弦。
旌旗十里小队,拟约醮坛仙。
身在黄旗朱邸,名在玉皇香案,底事个人传。
正恐未免耳,惊搅日高眠。虎分符,龙握节,鹿御轓。
于君本亦馀事,所乐不存焉。
一点春风和气,无限蓝田种子,渺渺玉生烟。
富贵谁不肯,借问此何缘。
更尽一杯酒,春近武陵源。
源头父老迎笑,人似老癯仙。
检校露桃风叶,问讯渚莎江草,点检旧风烟。
世界要人拄,公独卧闲边。叹从来,分宇宙,有山川。
主宾均是寄耳,赢得鬓毛班。
最苦中年相别,更是人才难得,相劝且加餐。
归为玉昆说,时寄我平安。
虚灵一寸心,至远而至近。
真能位天地,信可为尧舜。
不以利欲熏,则为习俗焮。
怗怗弄文墨,若若誇绶印。
圣贤岂我辈,位育非吾分。
亦有识其然,责泉于九仞。
人言力不足,我谓知不尽。
商卿闻吾言,其信其不信。
分部设将漕,黈旒寄聪明。
直须撼山岳,亡但采畸赢。
而况江以东,襟淮翼吴荆。
民力九十空,所恃人为城。
南宫辍望郎,方输饷连营。
荧煌鹊锦袍,明日趋遐征。
阳春脚未到,淑气先流莺。
向来嵇中散,仅试薶九京。
阿兄亦未究,有书今在楹。
驱车踏前轨,若木以为程。
千里隔香案,洗目观澄清。
荒烟散牛羊,落日下城市。
天寒万木脱,岁晏群动弭。
西郊有孤芳,独唤春事起。
幽光耿参月,清艳明野水。
欲开未开时,似语不语意。
或疑春较迟,的皪尚霜蕊。
谁知春风心,浑在阿堵里。
洞霄逍遥公,九陇花月使。
领客居上头,蹇予亦婪尾。
颇怀去年游,岁月如许驶。
悠悠竟何成,总被物化使。
索酒浮大觥,歌商曳穷履。
真意浩无穷,作诗聊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