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一醒尘土梦,青山谁计髑髅春。
时当可出宁须我,道不虚行只在人。
白日一醒尘土梦,青山谁计髑髅春。
时当可出宁须我,道不虚行只在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弄笔(其一)》。诗中,诗人以白日短暂的清醒反衬尘世梦境的虚幻,"白日一醒尘土梦"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短暂和虚无的体悟。接着,"青山谁计髑髅春"借青山与骷髅的对比,暗示生命的无常和春天的短暂,流露出对生死的深沉思考。
"时当可出宁须我"一句,诗人自问在恰当的时机是否真的需要自己去追求解脱,暗示了他对出世入世的犹豫和反思。最后,"道不虚行只在人"强调真正的道路并非空谈,而是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实践,体现了儒家的道德实践观。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通过日常生活与生死哲理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独特见解和超脱态度。
出参行省百忧宽,笑解金鱼上木兰。
半世萍踪才定迹,八旬椿寿得承欢。
不愁月暗趋朝晚,纵使风狂到处安。
独坐蓬窗自深感,报君惟有一心丹。
豫章徐孺湖边,粉墙画戟元戎第。
高闳昼静,疏帘风淡,博山香细。
椿树长荣,萱丛镇茂,荆花连蒂。
有珍殽脆滑,纯绵轻暖,凡奉养、都加意。
先祖竭忠帝室。到如令、子孙承继。
将门有将,非徒英勇,仍能孝义。
百战成功,万钟为养,也知容易。
愿斯堂、八柱坚如铁拄,永留人世。
识子青年未官禄,闭户看书心亦足。
南亩东皋厌远寻,退耕却在灵台曲。
灵台一道自通天,中有冷冷几窍泉。
犁牛钱鏄知何用,仁作春苗义作田。
大田多稼多为尔,岂必流传到孙子。
何似君家方寸中,子孙食力垂无穷。
置酒雁峰上,酣歌豁冲襟。
临觞不尽醉,何以慰我心。
望望遥天云,苍苍远州树。
落日波上风,残钟鸟边屿。
此别虽未远,重来复何时。
论交愧知己,握手翻成悲。
君卧黄山云,我弄沧洲月。
云月两悠悠,相思坐超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