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其一》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词  词牌: 渔歌子

一叶扁舟漾广津,无心鸥鸟远亲人。

蘋蓼岸,静投纶,危坐初无一点尘。

(0)
翻译
一艘小船在广阔的津渡上轻轻摇曳,
鸥鸟无忧无虑,远离人群,显得亲近自然。
注释
一叶扁舟: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在水上漂浮。
漾:轻轻摇动,波动。
广津:宽阔的水道或渡口。
无心:没有刻意,自然而然。
鸥鸟:一种水鸟,常与人和谐共处。
远亲:远离人群,像亲人般自在。
蘋蓼岸:长有蘋草和蓼草的河岸。
静投纶:静静地投入钓鱼线。
危坐:端正地坐着。
初无一点尘:完全没有一点尘世的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水上画面,诗人坐在一叶扁舟之中,轻盈地漂浮在广阔的江津之上。"无心鸥鸟远亲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诗人与周遭自然景物和谐共处,而非刻意追求与世间的亲近。"蘋蓼岸,静投纶"中的“蘋蓼”指的是水边的植物,它们在岸边静静地生长,给人一种平淡而宁静的感觉。而“静投纶”则是说诗人将鱼线投入水中,等待着渔获,这里的“静”字更深化了整首诗的宁静氛围。最后一句"危坐初无一点尘"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之清净,他坐在摇曳的小船上,却能保持心灵的澄明,没有半点世俗尘埃所染。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嚣、返璞归真的高洁情操,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语言简约而意境深远,是一幅生动的水乡生活图画,也是诗人心灵状态的写照。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喜晴

一春黄雾暗,今旦天始清。

林姿明积雨,水色澹初晴。

好鸟关关啭,新泉决决鸣。

前山有佳色,聊以驻幽情。

(0)

沐发

今旦一沐浴,废兹简编功。

读书岂常勤,鞭策常自攻。

繄予发种种,力此将何庸。

不如掩卷坐,前山翠濛濛。

(0)

南涧亭诗

行穿密竹尽,胜概集斯亭。

地远岚光重,冬温草木青。

俯鉴含空水,还观山作屏。

岩溜有时歇,松声无暂停。

遐思南涧作,彷佛识仪刑。

世缘因岁阔,静习与心冥。

离人慕肥遁,驻屐恋岩扃。

不似投荒柳,悲吟涕泪零。

(0)

和李少卿

独见凉蟾欲上时,西园爽气溢清池。

坐欣万顷潮方满,欲举一杯谁与持。

虚阁排云空窈窕,青山绕郭自参差。

气澄象表轮踰迥,光泛高林影骤移。

一岁佳时今鹜过,谁家横笛未休吹。

城乌何事翻飞急,不学鹪鹩占一枝。

(0)

途中偶成寄幕下诸公

旷朗高天净,蝉鸣江汉秋。

川晴山历历,身远意悠悠。

落日惨行子,长风欺弊裘。

郡楼今夜月,应从庾公游。

(0)

郡楼对雨和周守韵二首·其二

暮雨昏平远,南山渐不分。

濛濛连楚塞,细细湿行云。

从宦成羁束,登危厌纠纷。

何时疏竹里,还向旧山闻。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