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可中庭。萧萧络纬声。画阑秋、千树吹香。
玉宇无尘凉似水,销不尽、许多清。欲醉醉还醒。
欲吟吟未成。拈金英、三嗅微馨。
应有乘鸾天上女,随风露、下青冥。
明月可中庭。萧萧络纬声。画阑秋、千树吹香。
玉宇无尘凉似水,销不尽、许多清。欲醉醉还醒。
欲吟吟未成。拈金英、三嗅微馨。
应有乘鸾天上女,随风露、下青冥。
这首宋词《糖多令·桂边偶成》是宋代词人陈允平的作品。它以月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明月可中庭"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萧萧络纬声"则通过纺织娘的鸣叫,增添了秋夜的寂寥感。"画阑秋、千树吹香"进一步渲染了秋意浓厚,桂花飘香的场景。
"玉宇无尘凉似水"写出了月夜的清凉,仿佛整个宇宙都被洗净,如水般澄澈。"销不尽、许多清"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清冷之美的深深沉醉和欣赏,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
接下来的"欲醉醉还醒"和"欲吟吟未成",表达了词人陶醉于美景却又难以言表的情感,只能通过轻轻拈起桂花,细嗅其微香来寄托。"拈金英、三嗅微馨"这一细节,既写出桂花的芬芳,也寓含了词人内心的微妙情感。
最后两句"应有乘鸾天上女,随风露、下青冥"想象出月中仙女乘风而来,降临人间,与桂花香共舞,增添了神秘而浪漫的气息,给这首词增添了一层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桂花为载体,抒发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