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风光好。尽芳丛、蜂酣蝶倦,燕新莺老。
十万金铃亲手系,还向通明夜祷。
怕冉冉、樱桃红了。
绿叶成阴平芜碧,染蛮笺、化作伤心稿。
千百度,画阑绕。海棠浓睡惊回早。
费禁持、高楼雨急,野塘雷小。
几日轻寒重门闭,门外声声啼鸟。
问落絮、飞花多少。
飏起天涯愁如海,愿从今、休放东风到。
揩泪眼,对残照。
大地风光好。尽芳丛、蜂酣蝶倦,燕新莺老。
十万金铃亲手系,还向通明夜祷。
怕冉冉、樱桃红了。
绿叶成阴平芜碧,染蛮笺、化作伤心稿。
千百度,画阑绕。海棠浓睡惊回早。
费禁持、高楼雨急,野塘雷小。
几日轻寒重门闭,门外声声啼鸟。
问落絮、飞花多少。
飏起天涯愁如海,愿从今、休放东风到。
揩泪眼,对残照。
这首《金缕曲》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中蕴含着哀愁与期盼的画面。
开篇“大地风光好”,以一句简洁有力的描述,引出接下来对春日景致的细腻描绘。接着,“尽芳丛、蜂酣蝶倦,燕新莺老”四句,通过蜜蜂、蝴蝶、燕子和黄莺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更迭,万物逐渐进入成熟或衰老的状态。
“十万金铃亲手系,还向通明夜祷”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花朵比作金铃,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美丽与繁多,同时通过“亲手系”和“夜祷”的细节,赋予了花朵以人的感情色彩,增加了诗歌的抒情性。
“怕冉冉、樱桃红了”一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樱桃的成熟象征着春天即将过去,引发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绿叶成阴平芜碧,染蛮笺、化作伤心稿”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绿叶的生长与阴凉的形成,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生命成长过程的隐喻,而“伤心稿”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千百度,画阑绕”两句,通过重复的数字“千百度”,强调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与追寻,而“画阑绕”则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园林中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海棠浓睡惊回早”一句,以海棠花的早醒,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觉醒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费禁持、高楼雨急,野塘雷小”等描绘,展现了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人心境的影响。
“几日轻寒重门闭,门外声声啼鸟”两句,通过轻寒与闭门,以及门外鸟鸣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喧嚣,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外界沟通却又难以实现的矛盾心情。
“问落絮、飞花多少。飏起天涯愁如海,愿从今、休放东风到”几句,将思绪扩展至更广阔的天地,通过落絮与飞花的数量,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与深邃,而“天涯愁如海”则形象地表达了无尽的忧愁与思念。最后,“愿从今、休放东风到”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留住美好时光,不让春风带走一切的愿望。
“揩泪眼,对残照”作为结尾,以动作描写收束全词,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过去的留恋,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思考。
综上所述,《金缕曲》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面对外界变化时内心的挣扎与期望,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缅傀生奸忽跳梁,屯田自可足仓箱。
八关尽有闲田地,千里皆堪供稻粮。
士马饱腾军气奋,刍茭充裕守陴强。
何须月下量沙唱,充国金城筹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