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八日王行甫招饮高梁河·其二》
《四月八日王行甫招饮高梁河·其二》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共说调心易,谁能对境忘。

烟尘迷觉路,冠尽聚津梁。

未听三车演,先过百戏坊。

如何空寂意,翻助冶游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纷扰尘世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艰难与复杂性。诗人通过“调心”与“对境”的对比,表达了内心的挣扎与矛盾。首句“共说调心易”,似乎是在讽刺人们对于心灵调适的普遍认知,认为它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然而,“谁能对境忘”则揭示了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即在面对外界环境时,很难真正做到心无旁骛。

“烟尘迷觉路,冠尽聚津梁”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外界的诱惑与干扰,如同烟尘遮蔽了通向觉悟的道路,而人们为了追求利益或地位(以“冠尽聚津梁”比喻),反而聚集在了世俗的中心,远离了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接下来的“未听三车演,先过百戏坊”进一步强调了外界的喧嚣与诱惑。这里“三车演”可能暗指某种教化或智慧的传播,而“百戏坊”则代表了各种娱乐与享乐活动,暗示了在追求精神提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先被物质与感官的享受所吸引,忽略了更深层次的精神探索。

最后,“如何空寂意,翻助冶游场”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反思与批判。即使内心渴望达到一种空灵、宁静的状态,但现实中的种种行为却恰恰相反,反而助长了世俗的游乐与享乐,使得心灵的净化变得更加困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背景下,人们在追求精神与物质双重满足之间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在世俗诱惑面前保持心灵纯净的不易。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次韵临江军向侍郎见寄

江头一区宅,宴坐老扬雄。

久阔书不到,相忘心自通。

谁令知勇退,我愧未参同。

定自有见处,不关幡与风。

(0)

次韵张应龙见赠长句

深居听客谭西山,舌端崷崒生层峦。

山形卓荦尚可想,客趣超诣何由攀。

漳颍空回自不韵,梦涉山涧波旋环。

但携云根万窍碧,归置毛颖陶泓间。

客真与山欲争秀,烟霞气足词高闲。

我亦良非适俗者,分山一半同君还。

(0)

和李达之庚寅秋雨三首·其二

客舍无晴阴,日赴折简唤。

家居跬步隔,心念旌旗乱。

釜空雨生鱼,遽敢议薪爨。

衾裯我自抱,更为子三叹。

(0)

寄郑禹功魏虞卿·其三

苦忆苕溪郑广文,足惊豪翰独超群。

山南饱看懒行县,笑杀无心出岫云。

(0)

夜坐兼戏环上人·其一

蠹简聊宽岑寂,榴花颇慰榛芜。

莫问草玄上白,须令看碧成朱。

(0)

泮宫曝书恭览御书故事行乡饮酒礼诸老率诸生皆在杨先生病足独不至赋诗见寄次韵答之

云汉昭回泮水边,诸生拜舞鳣堂前。

老翁七十荷衣绿,弟子三千桂魄圆。

乐正足伤何必虑,伏生口授尚能传。

墨池载酒容他日,门外侯芭也可怜。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