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互相遮,闲看实可嗟。
藉多虽是叶,栽盛不如花。
春绿暗连麦,秋乾暮立鸦。
旧乡曾种得,经乱属谁家。
簇簇互相遮,闲看实可嗟。
藉多虽是叶,栽盛不如花。
春绿暗连麦,秋乾暮立鸦。
旧乡曾种得,经乱属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状况的感慨。诗中的“簇簇互相遮”表达了桑树茂密交织的情景,而“闲看实可嗟”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可能是因为这些繁盛的桑叶最终不过是为了实用而非欣赏。
接着,“藉多虽是叶,栽盛不如花”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感慨。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树木繁茂,但若只是叶子的话,还远不能与鲜花相比。这也许是在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现实中的平凡景象无法满足内心的渴望。
“春绿暗连麦,秋乾暮立鸦”则是对季节变化中自然景观的描绘。春天桑树与麦子一起郁郁葱葱地生长,而到了秋天,桑叶变得干枯,晚上的乌鸦栖息在枝头。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细微变化的观察,也是时间流逝和生命轮回的一种描写。
最后,“旧乡曾种得,经乱属谁家”触及了历史变迁与个人的命运。这里的“旧乡”代表了过去的记忆,而“曾种得”的桑树已经不再属于原来的主人。这两句流露出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时代变迁中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现实变化时的心境。
大木势将颠,一绳非所维。
何不以此言,进于下榻时。
观象察人事,天废不可支。
盍于同舟际,以此言进之。
愚独谓不然,出处各有宜。
惟其有仲举,疆禦咸低眉。
是以徐孺子,洁清获自怡。
饥不可得食,寒不可得衣。
惟其有元礼,破柱风裁持。
是以郭林宗,获遂贞隐姿。
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师。
且天生我材,治乱须转移。
维以维其颠,不颠维曷为。
支以支其废,不废支焉施。
坐视颠废者,果哉良足嗤。
有道不与易,圣训深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