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北湘南四往通,水滨惯濯连钱骢。
这回得路先鞭去,千里尘随一昼风。
蓟北湘南四往通,水滨惯濯连钱骢。
这回得路先鞭去,千里尘随一昼风。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张生的青年在蓟北与湘南之间频繁往来,他习惯于在水边洗濯他的连钱骢马。这次,他终于有机会踏上仕途之路,先行一步,意气风发。千里之遥的路程,仿佛在一日的疾风中被轻盈地跨越,尘土飞扬,却也掩盖不住他内心的喜悦与期待。
诗中通过“得路”、“先鞭去”、“千里尘随一昼风”等词句,生动展现了张生在仕途上的崭露头角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水滨惯濯连钱骢”则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色与人物形象的结合,赋予画面以动态美和生活气息。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奋斗与成功,也蕴含了对自由与追求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穷乡阻地险,篁竹啸夔魖。
恶少擅三窟,不承吏追呼。
老翁燕无凶,偃蹇坐里闾。
後生习闻见,官不禁权舆。
怀书斥长吏,持杖鏖公徒。
遂令五百里,化为豺豕墟。
古来沈牛羊,檄水臣鳄鱼。
猛虎剥文章,矧而民发肤。
哀哉奉其身,曾不如鸟乌。
破家县令手,南面天子除。
要能伐强梁,然後活惸孤。
属为民父母,未教忍先诛。
山川甚秀拔,人物亦诗书。
十室有忠信,此乡何独无。
王公权家荔支绿,廖致平家绿荔支。
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
拨醅蒲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
谁能同此胜绝味,唯有老杜东楼诗。
女萝上杉松,野葛蔓畦胧。
蛛丝网祠屋,芝菌生画拱。
去国二十年,雪涕夙严奉。
更历饱艰难,抑搔知痒痛。
闻道下士笑,转物大人勇。
平生随风波,归来梦犹凶。
持此寸草心,负荷九鼎重。
柔嘉无牛羊,保身以为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