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菰蒲长翠苗,一溪春水绿迢迢。
晓来流出残红去,知是吴山雪尽消。
两岸菰蒲长翠苗,一溪春水绿迢迢。
晓来流出残红去,知是吴山雪尽消。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过东塘》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早春景象。首句"两岸菰蒲长翠苗",写出了春天来临,河岸两侧的菰蒲(一种水生植物)生长茂盛,一片翠绿,生机盎然。"一溪春水绿迢迢"进一步描绘了溪水清澈,颜色碧绿,流淌得悠远绵长。
"晓来流出残红去",诗人以"残红"暗指冬日的残雪,暗示随着春天的到来,积雪已经融化殆尽,只剩下清流潺潺。"晓"字点明时间是早晨,增添了画面的清新与宁静。最后,"知是吴山雪尽消"通过推测溪水的变化,表达了对吴地(今江苏一带)冬去春来的自然变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富有诗意。
灵芝华,华洞房。凤凰仪,仪九章。生逢盛世圣祚长。
陛下承基人悦康。鼓玄瑟,吹凤簧。
八音翕合而锵锵。坐者忘疲,听者哀以伤。
且为乐,寿万年,何用怵惕怀虞殃。
主献前致辞,宾酬跪奉觞。
命如晨风叶,倏忽聚散允无常。
及时秉烛游,日月不我将。鸡号旦旦,鹤鸣瀼瀼。
诸君慎勿离席而东西,具我粗饭进糁羹。
日团圞,升扶桑,次衡阳。倒君衣,服君裳。
考钟击鼓会明堂。日之方中朝既昌。
蛮夷率舞,鸟兽攸行。陛下黄耇,福履无疆。
老去谁能更少年,此来相对亦欣然。
人间白日无绳系,炉里金丹有诀传。
秋水芦花三亩宅,西风鹤唳五更天。
晓来霜重红于染,伴我梅花纸帐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