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茂公山房二章·其一》
《宿茂公山房二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高月悬禅心,天地作水止。

短竹青在门,时闻宿禽起。

癯佛对崿落,元谭参妙理。

座有长项罂,馀馨汎兰芷。

残灯飘灺光,吾意与之委。

不知空山中,魂梦究谁是?

慧剑虽利手,能斸道根毁。

当披五浊尘,一阅万象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居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

首句“高月悬禅心,天地作水止”以月为引,将禅心比作高悬于天际的明月,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天地作水止”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静穆和谐的宇宙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短竹青在门,时闻宿禽起”描绘了门前短竹青翠欲滴,偶尔传来宿鸟的啼鸣,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竹子的青绿与鸟鸣的清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癯佛对崿落,元谭参妙理”中的“癯佛”指的是瘦削的佛像,与峭壁相对,象征着佛教精神的坚韧与不屈。“元谭参妙理”则表达了诗人深入探讨佛教哲学的意境,追求真理与智慧的探索。

“座有长项罂,馀馨汎兰芷”描绘了聚会的场景,长颈瓶中盛放着香气四溢的兰花与芷草,象征着高雅的品味与精神的纯净。

“残灯飘灺光,吾意与之委”则是对夜晚的描写,残灯摇曳,光影交错,诗人的心意似乎与这微弱的光芒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最后,“不知空山中,魂梦究谁是?”一句充满了哲思,诗人似乎在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本质,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慧剑虽利手,能斸道根毁”运用比喻手法,将智慧比作锐利的剑,但即使再锋利,也无法斩断道的根基,暗示了追求真理与智慧的无限性和复杂性。

“当披五浊尘,一阅万象诡”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俗纷扰的决心,希望在混沌的世界中寻找真谛,洞察万物的诡谲多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生活场景以及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道士良豸冠还楚丘

淮水春帆动,山城积雨馀。

南台去千里,北阙有三书。

白下曾行马,黄河可脍鱼。

庙堂公论在,君去莫踌躇。

(0)

和同年观志能还自武昌咏

短衣匹马走江汉,山川历历何雄哉。

汉阳风紧鼓角动,洞庭水深鸿雁来。

雪消巴蜀浪翻屋,黄鹤矶下声如雷。

是时立马夜呼渡,清江苦竹猿声哀。

(0)

赠史紫微参政

王浚楼船一夕风,顺流声势下江东。

谁知更有如椽笔,气压吴山第一峰。

(0)

玉笙谣为铁门笙伶周奇赋

我有紫霞想,爱闻白玉笙。

县匏比竹无灵气,昆邱采此十二茎。

凤咮衔明珠,凤翼排素翎。

金华周郎妙宫徵,子晋仙人初教成。

月下吹参差,群雏亦和鸣。

缑氏山头白云起,七月七日来相迎。

长谢时人一挥手,飘下满空鸾鹤声。

(0)

悼鹤

羽毛冻损雪襕斑,碧落游魂杳不还。

和靖船归笼尚闭,浮邱经在寿能悭。

长身被裹玄黄内,旧迹苔封紫翠间。

欲撰瘗铭修故事,寄书先报九华山。

(0)

十二月三日雪

快雪真无价,丰年定有期。

腊前才一白,至后已多时。

玉展琳琅步,花团蛱蝶枝。

春风在天上,飘入万年池。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