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贫处处强低头,渐觉眉稍欲上愁。
转眼韶华浑似梦,一春无绪懒登楼。
为贫处处强低头,渐觉眉稍欲上愁。
转眼韶华浑似梦,一春无绪懒登楼。
这首诗《感怀》由清代诗人陆懿和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因生活贫困而不得不低头的无奈,以及这种境遇下内心逐渐滋生的愁绪。诗中“为贫处处强低头”一句,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在贫困面前的无力与妥协,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接着,“渐觉眉稍欲上愁”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心理状态,眉梢微蹙,似乎即将承载起无法言说的忧愁,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沉重与压抑。这种愁绪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时间累积的结果,反映了诗人对现状的深深不满与无奈。
“转眼韶华浑似梦”一句,将时光的流逝比作一场虚幻的梦境,暗示了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韶华,指的是美好的年华,这里用来形容青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将个人的遭遇置于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增加了诗歌的哲理性。
最后,“一春无绪懒登楼”一句,以春天为背景,点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厌倦与逃避。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诗人眼中却无心欣赏,甚至懒得登上楼台远眺,反映出其内心的消极与逃避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感怀》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也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未来可能的逃避与消极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