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耗》
《北耗》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京师渠敢泄边机,北耗传讹果是非。

不见红旗加露布,颇传黄屋尚宵衣。

南风不竞师将老,春水方生虏必归。

何日灵台真偃伯,更无一点战尘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ěihào
sòng / liúzhuāng

jīngshīgǎnfāngxièbiānběihàochuánéguǒshìfēi

jiànhóngjiāchuánhuángshàngxiāo

nánfēngjìngshījiānglǎochūnshuǐfāngshēngguī

língtáizhēnyǎnbǎigèngdiǎnzhànchénfēi

翻译
京城之人怎敢泄露边疆机密,北方的消耗和传言果然真假难辨。
没有看到红旗传递的官方军情,却传闻皇帝深夜还在忙碌政务。
南方的势力不再强大,将领年迈,随着春天河水上涨,敌人必定会返回。
何时能有真正的和平,再无战争的烟尘弥漫。
注释
京师:首都。
师:军队。
渠敢:怎么敢。
泄:泄露。
边机:边疆机密。
北耗:北方消耗。
讹:谣言。
是非:真假。
红旗:官方的旗帜。
露布:公开发布的文告。
黄屋:古代帝王所居的黄色宫室,代指皇帝。
宵衣:夜晚还穿着工作服,形容勤于政事。
南风:南方势力。
将老:将领年老。
虏:敌人。
灵台:古人认为心为灵台,这里指国家的决策中心。
偃伯:息兵止戈,太平盛世。
战尘:战争的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寂静与战争的遥远,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久战疲劳的哀叹。

“京师渠敢泄边机”一句直接点出了边疆的重要性,而“北耗传讹果是非”则显示了一种对战争结果的疑惑与无奈。下两句“不见红旗加露布,颇传黄屋尚宵衣”,通过没有看到战旗和听闻宫室仍有军人宿营的情形,强调了战争的消耗和国力的衰退。

接下来,“南风不竞师将老”表达了对久征疲惫将领的同情,而“春水方生虏必归”则预示着战事即将结束、敌人将要撤离的场景。最后两句“何日灵台真偃伯,更无一点战尘飞”,诗人表达了对和平到来的渴望,以及希望彻底摆脱战争尘埃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边疆与京师、战争与和平的差异,抒发了诗人对于久战之下的国力衰退与人民苦难的忧虑,以及对恢复平静生活的迫切期盼。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0)

寄飞卿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露清。

月中邻乐响,楼上远山明。

珍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

嵇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

(0)

春日山居寄友人

春居无俗喧,时立涧前村。

路远少来客,山深多过猿。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

(0)

闺怨二首·其二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动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0)

许公子郑姬歌

许史世家外亲贵,宫锦千端买沈醉。

铜驼酒熟烘明胶,古堤大柳烟中翠。

桂开客花名郑袖,入洛闻香鼎门口。

先将芍药献妆台,后解黄金大如斗。

莫愁帘中许合欢,清弦五十为君弹。

弹声咽春弄君骨,骨兴牵人马上鞍。

两马八蹄踏兰苑,情如合竹谁能见。

夜光玉枕栖凤皇,袷罗当门刺纯线。

长翻蜀纸卷明君,转角含商破碧云。

自从小靥来东道,曲里长眉少见人。

相如冢上生秋柏,三秦谁是言情客。

蛾鬟醉眼拜诸宗,为谒皇孙请曹植。

(0)

留别西河刘少府

秋发已种种,所为竟无成。

闲倾鲁壶酒,笑对刘公荣。

谓我是方朔,人间落岁星。

白衣千万乘,何事去天庭。

君亦不得意,高歌羡鸿冥。

世人若醯鸡,安可识梅生。

虽为刀笔吏,缅怀在赤城。

余亦如流萍,随波乐休明。

自有两少妾,双骑骏马行。

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