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颁历》
《颁历》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凤历从天下,千官列陛前。

青阳壶史奏,黄帕侍中传。

周礼存颁朔,尧书重纪年。

白头供奉里,惭愧得春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朝廷在新年之际颁布历法的庄重仪式。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中的宏大场面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凤历从天下”,开篇即以“凤”喻历法,象征着吉祥与权威,仿佛凤凰自天而降,带来了新一年的历法。这一句既点明了主题,又营造出一种神圣而美好的氛围。

“千官列陛前”,描绘了众多官员整齐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上,准备参与这一重要仪式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朝廷的威严和秩序,也暗示了历法颁布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青阳壶史奏,黄帕侍中传”,进一步描述了仪式的进行。青阳代表春天,壶史是掌管历法的官员,他们正在宣读新的历法内容;黄帕侍中则是负责传递诏书的官员,他们的动作庄重而有序。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历法颁布的庄严过程。

“周礼存颁朔,尧书重纪年”,这里引用了古代的典故,强调了历法颁布不仅仅是时间的更替,更是对传统礼仪和历史传承的尊重。周朝的礼制、尧帝的纪年方法都被融入其中,体现了历法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白头供奉里,惭愧得春先”,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参与这一仪式的感慨。作为白发苍苍的供奉者,能在新年到来之前得到历法的恩赐,感到既荣幸又惭愧。这种情感既是对自身身份的谦逊表达,也是对历法及其背后深厚文化意义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历法颁布仪式的庄严与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王子章以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为题以栖字金字为韵·其二

投老星星鬓发侵,经纶事业岂无心。

半生独对孙康雪,万里终为傅说霖。

碧草窗前空日暮,紫薇垣底自春深。

夜来有客欣相问,卖得文章几百金。

(0)

题马图

天厩骅骝汗血身,沙堤滚滚不惊尘。

春深谁奉明廷对,许赐当头第一人。

(0)

赠五河驿丞孙本

驿楼郁郁古河滨,日日征帆送使臣。

不共灯前一杯酒,谁知亭长是诗人。

(0)

方园杂咏十二首·其二牛羊坂

小坂平如掌,春深绿草肥。

牛羊识家近,日夕自能归。

(0)

李子永赴溧水过吴访别戏书送之·其二

犯寒书剑出春萝,风雪桥边得句多。

牒诉缤纷似烟海,梅花时节奈君何。

(0)

沁园春.偶兴和阮亭·其二

我所思兮,白石清泉,复嶂层冈。

看象外烟霞,能令公喜,眼前人物,谁得卿狂。

中圣频呼,索郎屡顾,广大人间出世方。

君莫问,有增城阆阪,汉武秦皇。醉来泼墨淋浪。

邀星渚、支机作报章。

叹铁马金戈,几番逐鹿,博游挟筴,一样亡羊。

经卷药炉,舞衫歌扇,天女维摩总道场。

相期在,便海山兜率,谁是吾乡。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