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风声惊屋破,四邻叩壁呼我贺。
久知旱势非所期,果见雨逐浮云过。
庭塘流注已有馀,田亩不沾亦何奈。
雷嗔电笑竟何为,幽人空废南轩卧。
一夜风声惊屋破,四邻叩壁呼我贺。
久知旱势非所期,果见雨逐浮云过。
庭塘流注已有馀,田亩不沾亦何奈。
雷嗔电笑竟何为,幽人空废南轩卧。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久旱后的细雨带来的喜悦与无奈,通过对比干旱与滋润的反差,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情感抒发。
“一夜风声惊屋破,四邻叩壁呼我贺。”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房屋摇撼,邻里相庆,这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描述,也反映了人们对于雨水的渴望和喜悦。
“久知旱势非所期,果见雨逐浮云过。”诗人表达了长时间干旱的艰难与雨水到来的欣慰。这里的“旱势”指的是持续的干旱,而“非所期”则是对这种状况的不满和期待改变。“果见雨逐浮云过”描绘了雨水终于如期而至的情景,既有现实描述的意味,也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喜悦。
然而,在接下来的句子中,“庭塘流注已有馀,田亩不沾亦何奈。”表达了一种无奈。尽管家中的水塘已经充满了,但农田却依旧没有浸润,这反映出雨水虽然到来,却未能完全解决干旱带来的问题。这也许是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无力感和对农业生产的关切。
最后,“雷嗔电笑竟何为,幽人空废南轩卧。”这里通过对雷鸣、闪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不解。天气虽有变化,但对于农事来说,这场雨似乎并没有太大作用,故而“幽人”——隐居或专注于个人生活的人,感到自己的努力和期待都成为空谷足音,徒劳无功,只能空自卧在南窗之下。
整首诗通过对风雨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内心世界的微妙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