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春书怀七首·其五》
《初春书怀七首·其五》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底处人间无骇机,超遥且喜谢招麾。

千年涧底孤松秀,万里天边独雁归。

服气昔常憎火食,游山近已制荷衣。

青城况有幽人约,会守丹炉隐翠微。

(0)
翻译
身处尘世却无纷扰,远离喧嚣只愿谢绝名利招揽。
千年深涧中孤独的松树挺拔,万里天际孤雁独自归巢。
过去修炼时常厌恶烟火,如今游历山川已能自制草衣。
更何况在青城山中有隐士之约,我将守着丹炉隐居于青翠山色之中。
注释
骇机:尘世的纷扰和机心。
超遥:远离尘世的遥远。
招麾:招揽名利的手势。
孤松:形容松树独立涧底的孤寂。
独雁:比喻独自一人。
服气:修炼内丹时的呼吸法。
火食:指世俗的烟火生活。
荷衣:古人用荷叶制成的衣服,象征简朴生活。
幽人:隐士。
丹炉:炼丹的器具,象征修炼。
翠微:青山绿树,代指山水间的隐居环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春书怀七首(其五)》,表达了作者在初春时节对远离尘世喧嚣、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底处人间无骇机”揭示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厌倦,渴望找到一个没有惊扰和欺诈的地方。第二句“超遥且喜谢招麾”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欣喜,愿意放弃官场的召唤,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

接下来,“千年涧底孤松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高的画面,比喻自己如孤松般坚韧独立,即使身处偏远也能保持高洁。而“万里天边独雁归”则以大雁的形象,寓言自己像离群的孤雁,独自归向内心的宁静之地。

“服气昔常憎火食,游山近已制荷衣”两句,通过讲述过去厌恶世俗生活,甚至到了不食烟火的程度,以及现在接近山林、自制草衣的举动,进一步强调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

最后,“青城况有幽人约,会守丹炉隐翠微”表达了诗人对青城山中隐士之约的期待,决心要守着丹炉,在青山绿水间过上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入朝

舜庭鸾凤仪皋契,薰入南风奏管弦。

宫殿雨晴高燕雀,冠裳春暖去貂蝉。

长安抱鼓思张敞,江国登楼忆仲宣。

愿祝遐昌神祚永,无穷春色下尧天。

(0)

宿鱼山

鱼山留晚棹,寂寞坐更深。

暗浪喧舟腹,寒灯映水心。

颓风堕墨泪,高调忆钟琴。

江树识人思,萧萧寄远吟。

(0)

彭幸庵尚书致政

息驾秋风兴,閒身未老年。

宦情风扫叶,心事日行天。

魏阙风阴暮,秦山花鸟妍。

行藏如有论,屈指道公全。

(0)

寄赵举人习

前年相见深相慰,别去飘蓬复渺然。

悬榻可禁风雨夜,过江常梦孝廉船。

汉家博士先三传,扬氏门生守太玄。

何日云霄排羽翮,祥鸾逸鹄看高骞。

(0)

客叹

长叹梅生投百粤,何如邹子困夷梁。

迷途重以风波恶,蓬鬓兼之岁月长。

海内豪贤惊后辈,人间节俗厌他乡。

青衫绣绂飞尘满,凤德能辞笑楚狂。

(0)

巴峡

巴峡何年凿,千流会入夔。

禹功终古赖,天险蜀人私。

山断黄鱼浦,江沈白马碑。

英雄常失据,休说寄安危。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