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子春秋仅八旬,一生多难只安贫。
岂期有子登清禁,亦复如今作老人。
共羡浮荣光故里,自惭实德忝吾亲。
从前万事皆踰分,只合归休保此身。
先子春秋仅八旬,一生多难只安贫。
岂期有子登清禁,亦复如今作老人。
共羡浮荣光故里,自惭实德忝吾亲。
从前万事皆踰分,只合归休保此身。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父亲短暂而坎坷一生的回忆与哀思,及其个人对于仕途生活的态度。开篇两句“先子春秋仅八旬,一生多难只安贫”表达了诗人对于父亲早逝、生命艰辛并终身未能脱离贫困的感慨。
接下来的“岂期有子登清禁,亦复如今作老人”则表现出对子孙能够科举成功、步入仕途而不能共享之遗憾。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个人对于家族荣耀与个人的安逸生活的无奈和矛盾。
中间两句“共羡浮荣光故里,自惭实德忝吾亲”显示出诗人对过往家乡的繁华荣誉虽有羡慕之情,但内心深处却感到自责,因为个人真实的德行无法使父母骄傲。
最后两句“从前万事皆踰分, 只合归休保此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种种纷争与困扰的释然,以及对现世只愿安稳守己、保护自身的态度。这不仅是生活上的退让,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父亲和个人命运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家族荣耀与父母期望的无奈,又有对于个人的平静生活的向往。这样的情感流露,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忠”、“孝”和个人理想之间微妙的张力。
西蜀多贤士,于今见奉常。
十年方出守,万里好还乡。
峡水冬无险,河图晚有光。
临歧分手处,政尔不能忘。
逗晓褰帏著綵衣,忽惊庭户有光辉。
缓将柏叶随觞举,细看梅花伴雪飞。
阿堵无心来润屋,诗仙有句到柴扉。
酒酣笑共儿曹说,去岁如今归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