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高人万里航,迟回今日更江乡。
湖山几处延佳赏,天地三人会此堂。
白鸟青天谁眼界,清风明月我藜床。
道人拜约重来此,留与今朝一瓣香。
万里高人万里航,迟回今日更江乡。
湖山几处延佳赏,天地三人会此堂。
白鸟青天谁眼界,清风明月我藜床。
道人拜约重来此,留与今朝一瓣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新江书院相聚的情景,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万里高人万里航,迟回今日更江乡”,开篇即以“万里”形容距离之远,高人乘舟而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迟回”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犹豫与期待,今日终于得以相聚在江乡,情感饱满而真挚。
颔联“湖山几处延佳赏,天地三人会此堂”,进一步描绘了聚会的地点——新江书院周围湖光山色的美好景色,以及天地间三人的欢聚一堂,营造出一种雅致而温馨的氛围。这里的“佳赏”不仅指自然风光,也暗含了对友情的珍视与享受。
颈联“白鸟青天谁眼界,清风明月我藜床”,通过对比白鸟翱翔于青天与诗人独坐藜床,感受清风明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白鸟象征着自由与高远,而诗人则在清风明月的陪伴下,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尾联“道人拜约重来此,留与今朝一瓣香”,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约定,表示未来还会再次相聚,并留下了一瓣香作为纪念。这一句既是对友情的承诺,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颂扬,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意境和韵味的佳作。
,世故牵掣,迨今未遂。
兵后避地溪滨,复得旦暮握手,慨前迹之昀陈,预后期之可拟,不能已於言也。
敬借前韵,述怀如左岁寒归计曾商略。
富贵与神仙,辜前约。
儒冠已负平生,不羡扬州去骑鹤。
蓬鬓老风霜,心如昨。
惟应郢上高才,风斤惯削。
相见问行藏,重评泊。
无情最是桑榆,那得昌阳引年药。
山水有清音,同行乐。
十年心事暗相牵。
收拾此灯前。
向来行乐匆匆过,到如今、想像依然。
蹋月几番邻巷,看花长共吟船。
故人一别阻斜川。
曾记远游篇。
新来我亦长为客,把故园、分咐寒烟。
纵使此回相见,好怀不似当年。
清蟾半露,惊乌三匝,城上漏水乍滴。
微淳已透潇湘簟,还见小帘摇砌、澹镫垂壁。
夜色迢迢人睡去,正想到、山阳吹笛。
做弄得、客里文园,病后更无力。
还是秋期过了,鸣蛩窗户,又对新诗相忆。
片云天外,数峰江上,几误湘灵瑶瑟。
叹流光过眼,宋玉多情共今夕。
沧浪兴、扁舟容与,醉帽飘萧,亭皋清望极。
强庚兄示我眉目二作,真能追逐古人于岁之上,不既难矣。
暇日偶于卫立礼座上,以告孙季野丈,为之击节不已。
因约相与同赋,翼日而成什焉巧斗弯环,纤凝妩媚,明妆未收。
似江亭晓玩,遥山拂翠,宫帘暮卷,新月横钩。
埽黛嫌浓,涂*讶浅,能昼张郎不自由。
伤春倦,为皱多无力,翻作娇羞。
填来不满横秋。
料着得人间多少愁。
记鱼笺缄启,背人偷敛,雁钿胶并,运指轻揉。
有喜先占,长颦难效,柳叶轻黄今在否。
双尖锁,试临鸾一展,依旧风流。
年来惟起步月前村之欢。
辛巳正月二十四日,曹云翁以红萼一权见予,风度绝韵,旧感横生,念之不置,因缀此阕为解,并以谢翁焉梦云杳。
东风外,画阑倚遍寒峭。
小梅春正好。
漫忆故园,花满林沼。
天荒地老。
但暗惜、王孙芳草。
鹤发仙翁洞里,为分得一枝来,便迎人索笑。
窗晓。
冷香窈霭,幽情雅淡,不减孤山道。
旧愁浑欲埽。
却明朝、新愁萦绕。
何郎易恼。
且约住、伤春怀抱。
彩笔风流未少。
更何日,玉箫吹,金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