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少宾客,鸟迹偏阶除。
夏雨后兼旬,众木青扶疏。
金石何必陈,此乐当何如。
永怀漆园吏,相去千载馀。
万物虽一体,忽若胡越殊。
人苟不知我,我岂能知鱼。
端居少宾客,鸟迹偏阶除。
夏雨后兼旬,众木青扶疏。
金石何必陈,此乐当何如。
永怀漆园吏,相去千载馀。
万物虽一体,忽若胡越殊。
人苟不知我,我岂能知鱼。
这首诗《雨中漫兴》由明代诗人贝琼所作,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思绪与感悟。
首句“端居少宾客”,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居,身边少有访客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寂的氛围。接着,“鸟迹偏阶除”一句,通过观察阶前鸟儿的足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夏雨后兼旬,众木青扶疏”描绘了雨后初晴,树木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葱郁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金石何必陈,此乐当何如”则转而抒发了对音乐艺术的热爱,认为音乐之美不需借助金石等乐器,而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永怀漆园吏,相去千载馀”提到庄子(字子休,又称漆园吏),表达了对古代哲人的怀念,以及与之相隔千年的感慨。“万物虽一体,忽若胡越殊”则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之间联系与差异的思考,强调了和谐与差异并存的哲学观点。
最后,“人苟不知我,我岂能知鱼”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的困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音乐艺术、历史哲人以及人与人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水门夹西雨连越,邺瓦耕残莎草茁。
谁知当日夫容园,湿路迷城暗车辙。
夫容青根联戚里,美人对博蓬山里。
潮痕欲上红露晞,知是日高梳洗起。
园南禁绝人行道,中有民间旧宿草。
废园起垡鸣窃脂,寒食始应通祭扫。
霜清木落,深院帘栊静。
池面卷烟波,莹香水、一奁明镜。
修筠拂槛,疏翠挽婵娟,山雾敛,水云收,野阔江天迥。
红消醉玉,酒面风前醒。
罗幕护轻寒,锦屏空、金炉烬冷。
星横参昴,梅径月黄昏,清梦觉,浅眉颦,窗外横斜影。
十兆九万拜,求道心如惔。
毗卢顶上珠,直欲一手探。
天厨送谁馔,众腹岂敢贪。
君有维摩心,作茧怜吴蚕。
八万四千供,只须丈室函。
昔我闻晨钟,今载草堂楠。
流年急如梭,长歌愧仙蓝。
勇寻赵州关,何畏白发鬖!
愿为护法轮,金甲持长锬。
又恐回道人,晚遇黄龙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