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澹无为,非关怀□移。
老莱犹有妇,王霸岂无儿。
人世何劳隔,生涯故可知。
溪流无限水,树长自然枝。
竹林横□□,梧桐倚惠施。
杨朱那早计,烦此泣途歧。
公子澹无为,非关怀□移。
老莱犹有妇,王霸岂无儿。
人世何劳隔,生涯故可知。
溪流无限水,树长自然枝。
竹林横□□,梧桐倚惠施。
杨朱那早计,烦此泣途歧。
这首诗由王绩在隋末唐初时期所作,名为《自答》。诗中以“公子澹无为,非关怀□移”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淡然的态度,不关心权力和地位的变迁。接着,“老莱犹有妇,王霸岂无儿”两句,运用了典故,通过老莱子的故事,暗示即使在年老之时,仍有家庭的温暖与传承,同时也暗含着对国家兴衰的看法。
“人世何劳隔,生涯故可知”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人生世事的豁达态度,认为人世间的一切变化都不必过于忧虑,因为生活的本质是可以理解的。接下来的“溪流无限水,树长自然枝”,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溪水潺潺,树木茂盛,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和谐共存。
“竹林横□□,梧桐倚惠施”中的“□□”可能为印刷错误或缺失的部分,但整体意境依然清晰。竹林的挺拔与梧桐的高大,以及它们与惠施(古代哲学家)的联系,或许寓意着诗人对智慧与道德的追求,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最后,“杨朱那早计,烦此泣途歧”引用了杨朱的典故,杨朱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主张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不同看法,认为不应过早地规划人生,不应因选择的困难而哭泣,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道德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俗功利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艺术风格。
东走黄河西华山,屹然当险开潼关。
雉堞高插青云端,一夫坚守称万全。
桃林战士二十万,谁致死之歌舒翰。
三秦流血膏胡锋,长蛇封豕蟠关中。
銮舆播荡身降虏,勋名百战皆成空。
哥舒失机诚自辱,悲哉胜朝孙白谷。
慷慨临关血战频,孤忠卒难撑全局。
朝廷政事伤陵夷,乾坤坐令烟尘飞。
譬如全体皆已失,咽喉虽存将安为。
是知在德不在险,吁嗟关兮空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