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多逸兴,月出更相宜。
城郭沧洲迥,园林白露滋。
竹深邀送酒,鱼跃喜鸣丝。
忍向寒光底,徒归不咏诗。
清秋多逸兴,月出更相宜。
城郭沧洲迥,园林白露滋。
竹深邀送酒,鱼跃喜鸣丝。
忍向寒光底,徒归不咏诗。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朱氏园对月》描绘了清秋时节的宁静与雅趣。首句“清秋多逸兴”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季节里心怀舒畅,意气风发。接着,“月出更相宜”点出月夜的美好,月光与清秋的氛围相得益彰。
“城郭沧洲迥”写出了城市的轮廓在月色下显得遥远而宁静,而“园林白露滋”则描绘了园林中白露润湿的景象,增添了秋夜的清凉和静谧。诗人通过“竹深邀送酒”这一细节,展现了月下品酒的闲适,竹林深处仿佛在邀请诗人共饮。
“鱼跃喜鸣丝”以鱼儿欢跃、鸣声清脆来寓言诗人的愉悦心情,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生机与和谐。然而,“忍向寒光底,徒归不咏诗”却透露出一丝遗憾,诗人虽然身处美景,却因未能吟诗抒怀而略感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清秋月夜的深深喜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体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孔翠耀其羽,乃为俗所珍。
神龙处九渊,潜跃固有因。
小人役琐屑,君子扬其芬。
遐哉颜闵烈,千秋洒灵芬。
出事金玉昆,入奉堂上亲。
恩义苟不亏,岂必馔芳薰。
爰骋六艺圃,载泳诗书津。
何当继乔木,振佩蹑高云。
濡迹古梁郊,托兹洪河疆。
流景逝不处,众草忽巳霜。
玄云骇崇原,鸣风激空桑。
侯予竟此夕,念独涕沾裳。
人欲天必从,神交讵无方。
解襟即幽寐,执袂奉颜光。
道暌未终巳,舒体各异乡。
鸣鸡在东壁,薄月鉴空床。
精诚谅有合,暂违宁讵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