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
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
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
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
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
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
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此诗描绘了一处古井旁的宁静画面,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旁生长着莓苔,附近不远处便是寝堂。诗人通过访古而知彭祖曾居于此,表达了对得道成仙无需远行至葛洪所在地的态度。
"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一句中,“清虚”指的是井水清澈而幽静,不与外界相连的意思。春天时分界限即是说到了春天,自然界万物复苏,但这口井水却保持着它的清冷与独特。而“盥漱偏宜夏日长”则表明在炎热的夏日,人们更喜欢来到这里洗脸和漱口,因为这里的环境特别适合于此。
"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一句中,“闻道延年如玉液”是说听闻道法可以延年益寿,如同珍贵的玉液一般。诗人表达了想要亲自调制仙鼎,以此献给明君或追求内心的明亮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养生之道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追求长寿的美好愿景。皇甫冉作为唐代诗人,以其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个性,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创造出了一幅生动的意境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