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彭祖井》
《彭祖井》全文
唐 / 皇甫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

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

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

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0)
翻译
上公的旗帜驻扎在徐州,古老的井台边莓苔环绕着寝堂。
探访古迹得知这是彭祖的居所,成仙并不一定非得去葛洪的故乡。
清静虚无的环境与春天的池塘相比毫不逊色,特别是在漫长的夏日里洗手漱口最为适宜。
听说延年益寿的秘诀如同玉液般珍贵,我想要调制出这样的仙丹奉献给明主。
注释
上公:指地位高、有威望的官员。
旌节:古代官吏出行时的仪仗。
徐方:古代地区名,这里指徐州。
彭祖宅:传说中的长寿老人彭祖的住所。
葛洪乡:东晋道士葛洪的故乡,象征道教修行之地。
清虚:形容环境清净虚无。
竟:比较,较量。
盥漱:洗手和漱口。
夏日长:夏日白天时间较长。
延年:延长寿命。
玉液:比喻珍贵的药汁或仙丹。
调鼎:调制丹药。
明光:古代对君主的尊称,此处指皇帝。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古井旁的宁静画面,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旁生长着莓苔,附近不远处便是寝堂。诗人通过访古而知彭祖曾居于此,表达了对得道成仙无需远行至葛洪所在地的态度。

"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一句中,“清虚”指的是井水清澈而幽静,不与外界相连的意思。春天时分界限即是说到了春天,自然界万物复苏,但这口井水却保持着它的清冷与独特。而“盥漱偏宜夏日长”则表明在炎热的夏日,人们更喜欢来到这里洗脸和漱口,因为这里的环境特别适合于此。

"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一句中,“闻道延年如玉液”是说听闻道法可以延年益寿,如同珍贵的玉液一般。诗人表达了想要亲自调制仙鼎,以此献给明君或追求内心的明亮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养生之道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追求长寿的美好愿景。皇甫冉作为唐代诗人,以其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个性,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创造出了一幅生动的意境画卷。

作者介绍
皇甫冉

皇甫冉
朝代:唐   字:茂政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生辰:公元717年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猜你喜欢

八叠韵有感于今之言理财者,赋以示王,非专为蜀言也

金阙银宫玉作楼,飞升功效几时收?

花开果落三千岁,棘地荆天四百州。

今日如求救时相,古人原重富民侯。

剧怜已竭东南力,难解司农仰屋愁。

(0)

岁暮杂感·其十

卜居何处是南村,说虎翻怜市语喧。

铜鼓嶂高山雪盛,红罗沙近海云昏。

太阴守岁愁兵气,故国逢春怆梦痕。

熳烂桃花过残腊,人閒无路访仙源。

(0)

题东山杨子仙庙三首·其三

鳌头龙首总浮名,何事神仙也世情。

蝴蝶满天蟾满地,莫将隐语赚书生。

(0)

题孟仲良画雪中才子

席帽羸骖抵朔风,雪中驱策霸桥东。

几时却向长安道,到处题诗踏软红。

(0)

题钱舜举画蚕桑图

桑中鸣禽巧如鴂,吴娘养蚕夜不歇。

暖雨寒风恼杀人,政是江南三四月。

苕溪遗老白发翁,画蚕画叶摇春风。

千金难买吴娘笑,故写生枝椹子红。

(0)

送陈守巽之浙臬

使君声望起云霄,高隼抟风健翮遥。

庾岭行春曾露冕,钱塘系缆正观潮。

月明海国鸿初度,秋到江城柳未凋。

若向西湖探胜迹,孤山猿鹤为谁招。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