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琵琶出塞娇,龙沙朔雪舞中宵。
佩环同是承恩宠,休为明妃作解嘲。
一曲琵琶出塞娇,龙沙朔雪舞中宵。
佩环同是承恩宠,休为明妃作解嘲。
这首诗以“绝句三十首(其四)”为题,出自清代诗人顾峵之手。诗中描绘了琵琶声与边塞风情交织的画面,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曲琵琶出塞娇”,以琵琶声起笔,将听众带入边塞的柔情与哀怨之中。琵琶,作为中国古代传统乐器,常与边塞、离愁别绪相联系,此处“娇”字,不仅描绘了音乐的婉转动人,也暗含了女子的柔美与哀愁。
次句“龙沙朔雪舞中宵”,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环境与氛围。龙沙,泛指沙漠;朔雪,则是北方的雪。这两词连用,勾勒出一幅在寒冷夜晚,沙漠中飘扬着雪花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意境。
第三句“佩环同是承恩宠”,将话题转向了历史人物——王昭君。佩环,古代女子佩戴的饰品,这里借指昭君。此句通过“承恩宠”一词,表达了昭君被选入宫中的命运,同时也暗示了她所承受的荣宠与牺牲。
最后一句“休为明妃作解嘲”,则是对昭君命运的一种反思与评价。明妃即王昭君,历史上对她多有同情与赞美。此句劝诫后人不要轻易为昭君作解嘲,意在提醒人们应深入理解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与多面性,避免简单化或片面化的解读。
整首诗通过琵琶声、边塞景象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与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与命运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