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头浣纱女,素足弄清波。
绿窗费纤手,鸣机不停梭。
织成絺与绤,贵之如绮罗。
持此寄远客,思君心绪多。
溪头浣纱女,素足弄清波。
绿窗费纤手,鸣机不停梭。
织成絺与绤,贵之如绮罗。
持此寄远客,思君心绪多。
这首《浣纱曲》由元代诗人张天英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生活画卷。诗中以“溪头浣纱女”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溪边,一位女子正在洗涤纱布,她的素足轻触着清澈的溪水,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一幕既展现了劳动的辛劳,也透露出一种宁静和谐之美。
接着,“绿窗费纤手,鸣机不停梭”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女子在家中忙碌的情景。她巧手编织,窗外绿意盎然,室内机杼声声,繁忙而有序。这不仅体现了女子的勤劳和技艺,也暗示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织成絺与绤,贵之如绮罗”则揭示了女子所织之物的价值与意义。她所织的纱布虽为日常用品,但在她手中却变得珍贵无比,如同华丽的丝绸一般。这不仅是对女子技艺的赞美,也是对她对家庭、对生活的贡献的一种肯定。
最后,“持此寄远客,思君心绪多”表达了女子通过织物寄托思念之情。她将精心制作的衣物赠予远方的客人,借此传达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结与传递。
整体而言,《浣纱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与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味和情感表达,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