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垂太虚,辞伯综群书。
彩笔下鸳掖,褒衣来石渠。
典坟探奥旨,造化睹权舆。
述圣鲁宣父,通经汉仲舒。
窗明宜缥带,地肃近丹除。
清昼删诗暇,高秋作赋初。
露盘侵汉耸,宫柳度鸦疏。
静对连云阁,晴闻过阙车。
旧僚云出矣,晚岁复何如。
海峤瞻归路,江城梦直庐。
含毫思两凤,望远寄双鱼。
定笑巴歌拙,还参丽曲馀。
文星垂太虚,辞伯综群书。
彩笔下鸳掖,褒衣来石渠。
典坟探奥旨,造化睹权舆。
述圣鲁宣父,通经汉仲舒。
窗明宜缥带,地肃近丹除。
清昼删诗暇,高秋作赋初。
露盘侵汉耸,宫柳度鸦疏。
静对连云阁,晴闻过阙车。
旧僚云出矣,晚岁复何如。
海峤瞻归路,江城梦直庐。
含毫思两凤,望远寄双鱼。
定笑巴歌拙,还参丽曲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徐薛二侍御的赞美和对知识分子的尊重。诗中充满了对书籍、学问和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文星垂太虚,辞伯综群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广博典籍的掌握,"文星"象征着智慧和学问,而"辞伯"则是古代尊称,用来形容对待知识如同对待长辈一样的恭敬态度。
"彩笔下鸳掖,褒衣来石渠。"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文人在自然风光中创作的情景,"彩笔"指的是五彩斑斓的文笔,而"褒衣"则是形容诗人雅致的着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文学活动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崇高的学术理想和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