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暗云霾树,潮生水到门。
野航乘一苇,村酿醉孤尊。
夜火燃松节,晨餐煮芋根。
自谙栖遁志,富贵不须论。
山暗云霾树,潮生水到门。
野航乘一苇,村酿醉孤尊。
夜火燃松节,晨餐煮芋根。
自谙栖遁志,富贵不须论。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和友人韵(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简朴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山暗云霾树”,通过“山暗”、“云霾”和“树”的描绘,展现出山色在阴云笼罩下的朦胧与静谧。次句“潮生水到门”,写潮水上涨,水势直逼村舍门口,暗示了环境的临近水边,生活气息浓厚。
第三句“野航乘一苇”,形象地描述了乘着简陋的苇筏在水上穿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生活的质朴。第四句“村酿醉孤尊”,则写出诗人独自品饮乡村自酿的酒,享受孤独的惬意,流露出淡泊名利的隐逸之情。
后两句“夜火燃松节,晨餐煮芋根”,进一步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与满足,夜晚以松枝为火,早晨以芋头为食,生活虽然清贫,却自得其乐。最后,“自谙栖遁志,富贵不须论”,诗人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执着追求,认为富贵并非人生价值的全部,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恬淡与宁静,以及诗人内心的隐逸之志,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
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
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表里一壶天。
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
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
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怅未了尘绿。
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
鸿禧主人,一闲半年,未尝厌闲。
谓有溪可钓,有田可秣,有兰堪佩,有菊堪餐。
羽檄秋风,胡笳夜月,多少勋名留汉关。
如今且,效樽罍北海,歌舞东山。
门前。
咫尺长安。
但只恐纶音催禁班。
把鹭鬓数茎,更因民白,鸥心一片,犹为君丹。
蓝绶儿痴,彩衣家庆,倦羽伶俜江汉还。
春光小,看庭闱岁岁,一笑梅间。
画舸呼风,长剑倚天,半哉此行。
指洞庭彭蠡,遍观吴楚,瞿塘滟滪,直上峨岷。
帝语春温,军声秋肃,手济时屯开泰平。
天应是,念蚕丛父老,公为更生。
眼看四海无人。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
想驰情忠武,将兴王业,抚膺司马,忍咎吾民。
净洗甲兵,归来鼎辅,定使八荒同一云。
经营事,比京河形势,更近函秦。
今代清流,北斗以南,文昌一星。
对露门进读,銮坡演翰,琐闱批敕,宝牒成文。
笔下权衡,胸中律度,礼乐人才俱讨论。
鸳行里,羡才高片玉,辉映条冰。
几年简在吾君。
便须把诗书开太平。
笑诸公炙手,昔成何事,一贤冷眼,今独修名。
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商岩霖雨新。
金罍举,对春风九十,岁岁平分。
轩冕傥来,功名杯水,行藏倚楼。
把方略评梅,工夫课柳,精神伴鹤,谈笑盟鸥。
草檄寻樵,移文问钓,任江上东南风未休。
君知否,问如今绿野,胜似青油。
从伊万户封留。
算得似团栾歌笑不。
怕魏阙兴思,高车驷马,江湖难著,缓带轻裘。
雪意何如,新醪熟未,乐事良辰聊献酬。
从今去,更八千椿算,才一春秋。
天下中庸,千载一灯,传之自公。
有涵洪雅量,陂澄千顷,坚凝定力,壁立孤峰。
佐鼎调梅,参帷借箸,略试斯文经济功。
听淮鹤,暂素丝揽辔,玉帐分弓。
朝来鼓角声雄。
庆元帅新除初度逢。
任西风局面,人皆氵项洞,福星堂上,我独从容。
草檄传燕,开门释蔡,了却中原公衮东。
归廊庙,把格天勋业,与宋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