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踪迹两峰间,疋马重来不及攀。
曾有题名留坏壁,羞将尘面见青山。
未应啼鸟知人乐,空望清泉裹茗还。
寄谢故人休见诮,百年双足会须閒。
当时踪迹两峰间,疋马重来不及攀。
曾有题名留坏壁,羞将尘面见青山。
未应啼鸟知人乐,空望清泉裹茗还。
寄谢故人休见诮,百年双足会须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未能游览醉翁亭的遗憾与复杂心情。首联“当时踪迹两峰间,疋马重来不及攀”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自攀登高峰、接近醉翁亭的惋惜之情,形单影只的骑马者在山间徘徊,却无法触及心中的胜景。颔联“曾有题名留坏壁,羞将尘面见青山”则通过回忆曾经的题名和面对满是尘土的青山,流露出一种既自豪又羞愧的情感,似乎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反思。
颈联“未应啼鸟知人乐,空望清泉裹茗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以啼鸟的无知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表达了对清泉与茶的渴望,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尾联“寄谢故人休见诮,百年双足会须閒”则是诗人对远方故人的安慰与承诺,表示尽管这次未能成行,但未来总会有机会享受闲适的生活,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有对未能实现愿望的遗憾,更蕴含着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