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无百里地封君,摄相区区道屡伸。
少正将身膏斧刃,侏儒流血污车轮。
方令鲁国知王法,自此齐侯畏圣人。
昔放四凶诛二叔,舜周功业殆同伦。
惜无百里地封君,摄相区区道屡伸。
少正将身膏斧刃,侏儒流血污车轮。
方令鲁国知王法,自此齐侯畏圣人。
昔放四凶诛二叔,舜周功业殆同伦。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的一段历史事件,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王法的重视。诗中的“惜无百里地封君”表明对于当时能够封侯的地盘感到可惜,而“摄相区区道屡伸”则是说摄相(官职名)在治理国家道路上的努力不懈。
“少正将身膏斧刃,侏儒流血污车轮”形象地描绘了一场战役的残酷和英雄的牺牲。其中,“少正”是古代官职名,这里的“少正将”应指的是历史上以勇猛著称的人物,他在战斗中不惜牺牲,身首级被斧子砍下,鲜血溅到车轮。
“方令鲁国知王法”表明这场战役或事件后,鲁国开始了解和执行王者之法,即中央集权的法制。紧接着“自此齐侯畏圣人”说明自那以后,连齐国的君主都对圣贤之士充满敬畏。
最后两句“昔放四凶诛二叔,舜周功业殆同伦”则是历史的回顾。古代圣王舜和周公旦的功绩几乎相当,他们曾经驱逐过四种凶恶之人,并且处罚了不听话的亲叔父。这两位圣贤对国家的贡献被并列赞扬,显示了他们在维护正义与秩序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整首诗通过描述古代英雄人物和圣王的英明决策,表达了对历史伟人和法律制度的尊崇。
薄海波光映碧天,潮阳风景正悠然。
高峰层次凌云起,远树低横向水眠。
却忆留衣寻旧迹,还惊飞锡涌新泉。
杖筇游岳他年事,啸傲东山此日缘。
拂袖归来,閒管领、烟霞除目。
算得是、与人无竞,高飞黄鹄。
眼底羊肠逢九坂,天边鳄浪愁千斛。
脱身时、还剩辟疆园,浮生足。尊酒在,残书读。
拳石小,沧州绿。有风亭月榭,醉弹丝竹。
嫩箨雨抽堂下笋,苍皮霜洗窗前木。
倩丹青、写出虎头痴,山公屋。
梦迹尘江管。事影向、邮亭断。
粘窗蝶粉,过墙莺语,浓雨孤馆。
料鄂君、怅望先魂乱。更满地、成秋苑。
念佳期、如流水,锦帷仙佩天远。
因叹晓妆人,金杯滟、欢意无限。
羯鼓促花奴,恨春事迟缓。
又争知、好景难驻,都寻到、密围繁香畔。
行乐便须早,奈何人间晚。
吟壶酽风露,人坐空明,林木满带潮声。
天涯今夜起惆怅,摇摇灯梦零星。
沧江送人去,剩疏阴梧井,怨粉莲亭。
团圆惯凝,甚秋光、一半关情。
休更望高怀远,霓舞任抛残,瑶殿深扃。
何意魂销仍在,飞乌南树,哀雁严城。
绣床倦笛,纵伤心、莫诉云屏。
怕芳尊难洗,蘋花易老,明镜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