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持非以手,至行非以走。
如何吾儒事,冰渊全所受。
逍遥意悲凉,行歌伤孔叟。
出为一大事,宁复期速朽。
患身属有私,践形庶无负。
何能时去来,由我屈伸肘。
至持非以手,至行非以走。
如何吾儒事,冰渊全所受。
逍遥意悲凉,行歌伤孔叟。
出为一大事,宁复期速朽。
患身属有私,践形庶无负。
何能时去来,由我屈伸肘。
这首诗《年来了无诗兴不成一字夜读东坡海外诗若有所会率成四首(其四)》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岁更迭,内心却无诗兴,夜晚阅读苏轼的海外诗作时,似乎有所感悟,于是创作了四首诗,此为第四首。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至持”、“至行”与“冰渊”相对比,寓意深刻,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追求与理解。通过“逍遥意悲凉,行歌伤孔叟”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又因现实的束缚而感到悲哀。接着,“出为一大事,宁复期速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大事的执着与不求速朽的态度,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患身属有私,践形庶无负”一句,诗人反思自身,认为如果让身体受到私欲的束缚,那么在行为上或许可以避免辜负道德与责任。最后,“何能时去来,由我屈伸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自己能够掌控的仅限于自己的行动与态度,体现了对命运与自我控制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哲理丰富,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道德、责任以及时间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危哉昔几败,万仞堕无垠。
不知有忧患,文字樊其身。
岂但恋文字,嗜好维甘辛。
出入仙侠间,奇悍无等伦。
渐渐疑百家,中无要道津。
纵使精气留,碌碌为星辰。
闻道幸不迟,多难乃维因。
空王开觉路,网尽伤心民。
乱山如发何鬅鬙,一盘一转云层层。
绿螺挽出见天巧,严妆靓黛急夸矜。
芙蓉高耸连天碧,风鬟雾鬓烟长湿。
人如蝴蝶髻边飞,绝顶梅花艳于雪。
上有花枝簪带香,下临清溪明镜光。
东方初曙早晞发,皎如翠凤鸣朝阳。
岭头登跻髻头住,身在云中跨云去。
三十余里菱湖开,回首花鬓浥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