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幼弟墓下》
《幼弟墓下》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春到棣无色,风来松亦悲。

细看云起处,不复雁归时。

忆汝九京隔,嗟予两鬓衰。

寥寥今古意,独许杜陵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òuxià
sòng / yīn

chūndàofēngláisōngbēi

kànyúnchùyànguīshí

jiǔjīngjiēliǎngbìnshuāi

liáoliáojīnlíngzhī

注释
棣:棣树,一种落叶乔木。
色:颜色,这里指树叶变绿。
松:松树,常青树。
悲:悲伤,凄凉。
云起处:云雾升起的地方,象征远方或仙境。
雁归时:大雁南飞的季节,代表时光流逝。
九京:古代对阴间的称呼,此处指逝者长眠之处。
两鬓衰:两鬓斑白,形容年老。
寥寥:稀少,寂寞。
杜陵:地名,位于长安附近,杜甫曾在此居住,后借指杜甫。
翻译
春天来到棣树却未显绿色,微风吹过松树也显得凄凉。
仔细观察云起的地方,已不再是大雁归来的时节。
怀念你远在九泉之下,感叹我双鬓已斑白。
古今之间,寂寞之情唯有杜陵能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茵的作品,名为《幼弟墓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切的哀思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

“春到棣无色,风来松亦悲。”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萧索的春天景象,棣树本应在春季吐绿发芽,但现在却是无色的枯寂。这里不仅写出了自然环境的荒凉,更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悲哀。

“细看云起处,不复雁归时。” 这两句则是对景物的细腻描绘,通过细观天边云起之处,触发了对往日北雁南飞、季节更迭中那份不可复返时光的思念。

“忆汝九京隔,嗟予两鬓衰。”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怀念,以及个人生命流逝、青春不再的哀叹。"九京"指的是古代都城,或许是诗人心中的某个地方,而"两鬓衰"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自己的老去。

“寥寥今古意,独许杜陵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认为只有历史才能真正理解他内心的深沉情感,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留恋。"杜陵"是唐代诗人杜甫曾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杜甫,意为只有像杜甫那样有深邃情感和高超艺术造诣的人才能理解诗人的复杂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萧瑟景色的描绘,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尽追忆,表达了诗人因兄弟离世而产生的哀思与孤独感。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流逝、青春不再的深沉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记忆与个人情感之间纠葛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游北岩

溅溅小水暗通池,熠熠高花乱出篱。

知有精庐潜寂寞,更忻蜡屐共襟期。

茗芽未辨三汤试,麦饼先尝十字炊。

几许幽奇待知己,品题政在一篇诗。

(0)

宿云际偶题

谷雨都无十日间,落红栖草已斑斑。

晓烟未放屋头树,春涨欲浮天际山。

翠盖萦风沉远坂,渔舟惊浪落前湾。

钟声认得林边寺,岁岁篮舆独往还。

(0)

致明赠茯苓如婴孩状以诗为报

老松寒不死,密壤聚流脂。

小斸凌苍翠,深藏发怪奇。

应怜霜鬓客,为寄玉婴儿。

屑饵消残疢,同寻汗漫期。

(0)

荔子

挺秀穷荒叹未遭,昔贤吟赏著风骚。

纵班卢橘材非偶,不近长安价愈高。

烟雨万株遥若画,尘埃一骑笑徒劳。

雕盘此日无遗选,品格妍媸敢自逃。

(0)

过东阳

小箔鸣机几万家,时清犹想旧繁华。

楼台夜映双溪月,箫鼓春迷后坂花。

回首十年真梦寐,停骖四顾但风沙。

却过萧寺无人语,独对枯林数暝鸦。

(0)

次韵原仲竹

夕烟浮野圃,春竹过邻墙。

石涧深深影,风轩远远凉。

禅心敲有韵,翠袖倚生香。

不有冰霜劲,蒿莱到汝长。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