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空节劲翠筠浓,冷笑凡花诲冶容。
可是人间秋水碧,东方七宿应苍龙。
心空节劲翠筠浓,冷笑凡花诲冶容。
可是人间秋水碧,东方七宿应苍龙。
此诗为宋末元初诗人方回所作《李仲宾墨竹四首》之第三首。诗中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与艺术造诣。
"心空节劲翠筠浓,冷笑凡花诲冶容。"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心灵如同空寂的竹林,内心坚韧而不屈服于外界诱惑;诗人以冷淡的态度对待世间繁华,却又不失优雅的风范。这里,“节劲”指的是竹子的坚韧性格,“翠筠浓”则形容竹林的茂密和生机勃勃之感;“冷笑”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而“凡花诲冶容”则暗示了诗人对世间红尘的看破与超脱。
"可是人间秋水碧,东方七宿应苍龙。" 这两句转换了视角,从个人情感转向自然景观和宇宙秩序的描绘。“可是”一词在这里起到了转折作用,引出了下文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人间秋水碧”形容的是秋季清澈如玉的水色,这不仅是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明;“东方七宿应苍龙”则是一种宇宙观念的展现,七宿指的是古代天文学中的北斗七星,而“苍龙”则象征着强大而神秘的力量。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宇宙秩序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和世界的深刻感悟。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境界,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与他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诗人巢雪如住山,巢中所得强得官。
官微不足了饘粥,尽日幽寻遣儿读。
舂容大篇辄千字,鍊字贵活不贵死。
乡来杜陵有布衣,晚到夔州也如此。
乃今遗藁安在哉,古花囊锦宗文开。
开缄宛见谏议面,只字重哦复三咽。
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见人捧心颦两眉。
不学施家女,只学唐人诗。
为言诸子将安之,巢空雪明康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