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鱼一尾不曾有,又诺毗陵苍鼠毫。
细粒吴粳谁下咽,尖头越管底能操。
子鱼一尾不曾有,又诺毗陵苍鼠毫。
细粒吴粳谁下咽,尖头越管底能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走笔戏邵兴宗》,通过描绘子鱼罕见和细小的物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邵兴宗之间的轻松戏谑之情。首句“子鱼一尾不曾有”暗示了子鱼的稀罕,可能寓言朋友间的难得相聚或珍贵的友情。次句“又诺毗陵苍鼠毫”则以苍鼠毫笔为喻,形容邵兴宗的才情如同微小却坚韧的鼠毫,细腻而有力。
第三句“细粒吴粳谁下咽”,吴粳指的是江南地区的细米,诗人以此形容邵兴宗的品味高雅,暗示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最后一句“尖头越管底能操”,越管是古代的一种硬毫毛笔,尖头比喻邵兴宗的才思敏捷,能运用自如。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物象,既赞美了朋友的才华,也流露出诗人与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玩笑气氛。
冷眼三边处。
喜舍人、水滨跃马,上京西路。
三国英雄千载矣,开胜依然如故。
这勋业、向谁分付。
袖里翰林风月手,也何妨、戮力风寒护。
谈笑暇,诗吟虏。
岘山几载无人顾。
幸如今、翦除荆棘,扫清飙雾。
换得东南新局面,政欠十分著数。
算人物、须还羊杜。
玉帐筹边机会好,把规模、赶出中原去。
天下事,书生做。
薄晚收残暑。
叹西风、暗换流年,又还如许。
鸦背斜阳初敛影,云淡新凉天宇。
人袖手、阑干凝伫。
邻笛唤将乡思维动,听秋声、又人梧桐雨。
秋到也,尚羁旅。
故人只在江南渚。
想应嫌、久恋东华,软红尘土。
寄远裁衣知念否。
新月家家砧杵。
魂梦想、鹅黄金数。
雁影不来天更远,写书成、欲寄凭谁与。
知客恨,两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