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江南诗五叠秋兴韵八章·其八》
《哀江南诗五叠秋兴韵八章·其八》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松常军路极逶迤,半络山村半水陂。

精卫未能填大海,杜鹃只解避深枝。

岂应徐晃军都懈,漫笑岑彭令不移。

我抱凄凉开府恨,登楼凝望远云垂。

(0)
鉴赏

此诗以哀江南为题,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苍凉悲壮的画面。首句“松常军路极逶迤”,以松树象征坚韧与不屈,军路蜿蜒曲折,暗示战争的艰难与漫长。接着“半络山村半水陂”描绘出战场周边的环境,既有村庄的宁静,又有水边的险峻,营造出一种复杂多变的氛围。

“精卫未能填大海,杜鹃只解避深枝”两句运用了精卫填海和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克服困难、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精卫虽有填海之心,但力量有限;杜鹃啼血,却只能躲避深枝,无法改变命运。这两句寓含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

“岂应徐晃军都懈,漫笑岑彭令不移”则通过历史人物徐晃和岑彭的故事,表达了对战争中将领精神状态的思考。徐晃坚守阵地,岑彭则可能有所动摇,诗人借此探讨了在逆境中保持坚定意志的重要性。

最后,“我抱凄凉开府恨,登楼凝望远云垂”直抒胸臆,诗人面对凄凉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开府(建立政权)的遗憾和对远方的深深忧虑。登高望远,云雾缭绕,既象征着迷茫与未知,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人生以及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蝶恋花.贺友新婚

莫道好春无处讨,岭上琼花,开向金闺早。

酒醒香浓天未晓,一丸璧月窥窗悄。

初整晨妆眉样巧,笑问檀奴,秀色餐多少。

更喜今年春色好,阶前渐绿宜男草。

(0)

春晚感事二首·其一

据鞍千里何曾病,闭户安眠百病生。

每忆嘉陵江上路,插花藉草醉清明。

(0)

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0)

冬至和适庄即事韵

跛躄废人事,来投大士家。

清谈半窗月,澹坐一杯茶。

燕豆来霜果,鸲瓶浸腊花。

葭浮才一日,芳思已无涯。

(0)

莲花

莲花出自淤泥中,过眼嫣然色即空。

争似泥涂隐君子,褐衣怀玉古人风。

(0)

宿山寺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