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把金杯心已恻。少年病酒还成积。
一昨宦游来水国。心知得。陶陶大醉何人识。
日近偶然频燕客。尊前巾帽时敧仄。
致得沈疴盟枕席。吾方适。从今更不尝涓滴。
未把金杯心已恻。少年病酒还成积。
一昨宦游来水国。心知得。陶陶大醉何人识。
日近偶然频燕客。尊前巾帽时敧仄。
致得沈疴盟枕席。吾方适。从今更不尝涓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泽民所作,名为《渔家傲·其二》。在这短小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酒的依赖和放纵,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未把金杯心已恻",开篇即描绘出诗人对美酒的渴望,即使手中的金杯还未举起,内心已经开始感受到那种渴慕。这种渴求不仅是生理上的需要,更蕴含着情感上的依赖。
"少年病酒还成积",诗人的年轻时光里就因为过度饮酒而患病,积累了身体的伤害。这句流露出对过去放纵生活方式的反思和自嘲。
"一昨宦游来水国",这里的“一昨”指的是不久前,“宦游”则是官员出行之意。诗人在外地的官宦生涯中,对酒的依赖仍旧如影随形。"心知得"表明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认同。
"陶陶大醉何人识",诗人在狂欢之际,沉浸于醉乡,每一次都像是失去了自我,找不到归宿和认同。这里的“陶陶”形容极度的醉态,而“何人识”则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即使在人群中,也感觉无人能理解自己。
"日近偶然频燕客",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饮酒变得更加频繁,甚至不需要特别的场合,就会邀三五知己,举杯畅饮。这反映了诗人对酒精依赖性的加深。
"尊前巾帽时敧仄",在酒桌上,诗人有时候戴着头巾,有时候又不戴,这种随意的态度显示出一种放纵和不羁。"致得沈疴盟枕席",长期的饮酒生活导致了身体上的疾病,而这种痛苦却也成为了诗人与酒精之间默契的一部分。
最后,“吾方适”表明诗人的自我认知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层次。"从今更不尝涓滴",这句话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过去生活方式的决绝和告别,从现在开始,他决定不再品尝任何酒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饮酒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挣扎与成长,以及他对个人生活选择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