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全文
唐 / 孟浩然   形式: 古风  押[径]韵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0)
注释
度:过、落。
壑:山谷。
倏:一下子。
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响声。
樵人:砍柴的人。
烟:炊烟和雾霭。
一作“磴”。
之:此。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宿来:一作“未来”。
孤琴:一作“孤宿”,或作“携琴”。
翻译
夕阳已经落下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暗静寂。
月光照进松林夜晚渐生凉意,风声泉声共鸣分外清晰。
山中砍柴人已经全都归家而去,烟霭中鸟儿刚归巢安息。
与丁大约定今晚来寺住宿,独自抚琴站在山路等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间夕景。开篇“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写出了太阳在西边山岭上缓缓下沉,群山之间已经被暮色笼罩。这两句通过对自然光线变化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时间即将进入夜晚的氛围。

接下来,“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进一步渲染了夜幕降临后的情景。这里的“松月”指的是松树下挂着的明亮月光,而“生夜凉”则是说这月光带来了夜晚的凉意。紧接着,“风泉满清听”则是说在这样的夜晚,山间的风和泉水的声音清晰可闻,营造出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

第三句“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描绘了樵夫(即砍柴的人)归家的场景。他们一天的劳作即将结束,而远处的鸟儿开始在烟雾缭绕的地方栖息,表明夜色已深。

最后两句“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待。诗中的“之子”指的是作者期待来访的朋友,“宿来”意味着朋友可能会在夜间到达。而“孤琴”则表现了诗人独处时弹奏琴瑟以待友人的心境,通过“候萝径”表明诗人正在静静地等待着。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日落、夜幕降临后自然景观和声响的细致描写,以及对朋友到来的期待,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山间夜晚。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朝代:唐   字:浩然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生辰:689-740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猜你喜欢

立春前一日独酌花下漫兴·其二

水烟山霭尽春情,不但花容与鸟声。

篱壁风光人不管,土牛看罢趁街行。

(0)

王尧韭以六忆诗见投和之·其六忆妆

菱花似水写秋光,画出双眉若个长。

一片乌云翠可鉴,飞来小凤立中央。

(0)

古冈八景和叶六桐明府韵·其五江门晚渡

千艘如蚁集江门,却喜江声敌市喧。

向晚绿杨归渡暝,远烟明灭认前村。

(0)

春日鲁子湛书堂赏花同黎建和郑明宰黄茂明分赋·其一

松坛竹坞净无尘,花院招携及早春。

如何不饮拚花笑,况复当垆有玉人。

(0)

园居即影·其一

小小园畦半亩馀,移来花木渐扶疏。

长贫闭户不出郭,閒即带经倦带锄。

(0)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其七抚弦长啸

安得知音人,来辨肉和丝。

花间与月下,冷然独奏时。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