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弹琴峡》
《弹琴峡》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寒泉飞玉峡,谁弹使成声。

下有战士骨,呜咽水中鸣。

丝石本异调,摩戛生亏成。

凿迹匪神禹,佳兵搆秦嬴。

驻马为听之,逝者何不平。

虚牝纳新雨,急促浊复清。

重华初省方,百神静相迎。

为作薰风弦,散彼岩下情。

(0)
鉴赏

这首诗《弹琴峡》由元代诗人袁桷所作,通过描绘弹琴峡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寒泉飞玉峡”,以“寒泉”与“玉峡”相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氛围,仿佛泉水在峡谷中轻盈跳跃,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接着,“谁弹使成声”一句,将读者引入对声音来源的遐想之中,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弹奏着自然的乐章。

“下有战士骨,呜咽水中鸣”两句,笔锋一转,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相结合,暗示了弹琴峡曾见证过战争的残酷与牺牲,使得原本宁静的山水之间,蕴含着深沉的历史哀伤。

“丝石本异调,摩戛生亏成”运用比喻手法,将丝与石的不同音色比作不同的人或事物,通过相互摩擦产生新的和谐,象征着不同元素之间的融合与创造。

“凿迹匪神禹,佳兵搆秦嬴”提到古代治水英雄大禹与秦始皇,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权力更迭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和平与战争的思考。

“驻马为听之,逝者何不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与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即使时间流逝,历史的痕迹依然值得我们倾听与铭记。

“虚牝纳新雨,急促浊复清”描绘了雨水落入空旷之地,既带来新生也带来混沌,最终又归于平静,寓意着自然界的变化与循环,以及生命的起承转合。

“重华初省方,百神静相迎”提到传说中的圣君舜,以及他面对众多神灵时的谦逊与敬畏,体现了对道德与智慧的追求。

“为作薰风弦,散彼岩下情”最后两句,诗人希望以音乐(薰风弦)来传达情感,让岩下的声音得以释放,表达了对和谐、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追求。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六朝如梦鸟空啼三首·其三限蹄字

六朝往事不堪提,如梦繁华境易迷。

飞鸟那知亡国恨?春来又复尽情啼。

(0)

调盛紫云即用赠玉卿原韵三首·其二

阿浓颜色本堪誇,更喜新妆学内家。

钟漏已微红烛烬,开奁犹刷鬓边鸦。

(0)

游衡山二首·其二

矗立九千丈,置身霄汉间。

纵横尽云海,咫尺即天关。

风厉佛应冷,鸟鸣山更閒。

诸峰环足底,何处著尘寰。

(0)

重登君山偶成四律以博同游诸子一粲·其四

青衫落拓几人知,又向山神寄所思。

鸦点萧疏衔夕照,雁行飘泊各天涯。

泉鸣深涧桓伊逐,风卷灵旂柳设祠。

独镇洞庭八百里,千秋砥柱障清时。

(0)

和贺又村句圃海棠三首·其一

弱岁赏花在西蜀,海棠香国竞相誇。

何时再作成都客,惆怅江天叠暮霞。

(0)

为人题画梅四首·其三

冰雪清姿别样娆,枝枝淡墨晕生绡。

一般枨触伊谁喻,南浦东风红板桥。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