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泉飞玉峡,谁弹使成声。
下有战士骨,呜咽水中鸣。
丝石本异调,摩戛生亏成。
凿迹匪神禹,佳兵搆秦嬴。
驻马为听之,逝者何不平。
虚牝纳新雨,急促浊复清。
重华初省方,百神静相迎。
为作薰风弦,散彼岩下情。
寒泉飞玉峡,谁弹使成声。
下有战士骨,呜咽水中鸣。
丝石本异调,摩戛生亏成。
凿迹匪神禹,佳兵搆秦嬴。
驻马为听之,逝者何不平。
虚牝纳新雨,急促浊复清。
重华初省方,百神静相迎。
为作薰风弦,散彼岩下情。
这首诗《弹琴峡》由元代诗人袁桷所作,通过描绘弹琴峡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寒泉飞玉峡”,以“寒泉”与“玉峡”相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氛围,仿佛泉水在峡谷中轻盈跳跃,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接着,“谁弹使成声”一句,将读者引入对声音来源的遐想之中,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弹奏着自然的乐章。
“下有战士骨,呜咽水中鸣”两句,笔锋一转,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相结合,暗示了弹琴峡曾见证过战争的残酷与牺牲,使得原本宁静的山水之间,蕴含着深沉的历史哀伤。
“丝石本异调,摩戛生亏成”运用比喻手法,将丝与石的不同音色比作不同的人或事物,通过相互摩擦产生新的和谐,象征着不同元素之间的融合与创造。
“凿迹匪神禹,佳兵搆秦嬴”提到古代治水英雄大禹与秦始皇,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权力更迭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和平与战争的思考。
“驻马为听之,逝者何不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与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即使时间流逝,历史的痕迹依然值得我们倾听与铭记。
“虚牝纳新雨,急促浊复清”描绘了雨水落入空旷之地,既带来新生也带来混沌,最终又归于平静,寓意着自然界的变化与循环,以及生命的起承转合。
“重华初省方,百神静相迎”提到传说中的圣君舜,以及他面对众多神灵时的谦逊与敬畏,体现了对道德与智慧的追求。
“为作薰风弦,散彼岩下情”最后两句,诗人希望以音乐(薰风弦)来传达情感,让岩下的声音得以释放,表达了对和谐、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