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梅声噎。帘卷初弦月。一寸春霏消蕙雪。
愁染垂杨带结。画桥平接金沙。软红浅隔儿家。
燕子未归门掩,晚妆空对菱花。
吹梅声噎。帘卷初弦月。一寸春霏消蕙雪。
愁染垂杨带结。画桥平接金沙。软红浅隔儿家。
燕子未归门掩,晚妆空对菱花。
这首宋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的画面。"吹梅声噎",以听觉入诗,梅花飘香,吹笛之人似乎因伤感而声音哽咽,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帘卷初弦月",通过轻启窗帘,映入眼帘的是弯弯新月,月光洒落,更添了几分静谧。
"一寸春霏消蕙雪",春雨如丝,轻轻洗去冬日的残雪,如同洁白的蕙草在雨中融化,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愁染垂杨带结",垂柳依依,仿佛也被春愁所染,枝条上的结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纠结。
接下来的"画桥平接金沙",将视线转向远方,画桥与金色的沙地相连,景色优美,但又透出一丝繁华背后的寂寥。"软红浅隔儿家",红尘中的喧嚣被这层轻纱般的距离隔开,显得遥远而朦胧,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最后两句"燕子未归门掩,晚妆空对菱花",以燕子尚未归巢和女子独自对着菱花镜子梳妆的情景,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展现了宋词婉约细腻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