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冷筠笼,尘封瑶瑟,顿教白了人头。
叹镜奁虚掩,风动帘钩。
比翼生生世世,灯背处、私语都休。
燕台月,新添憔悴,恰是中秋。休休。
同林宿鸟,缘底事分飞,一霎难留。
剩寒檠独照,露下妆楼。
想像珊珊环佩,频怅望、几断双眸。
空消受,江淹有恨,宋玉多愁。
衣冷筠笼,尘封瑶瑟,顿教白了人头。
叹镜奁虚掩,风动帘钩。
比翼生生世世,灯背处、私语都休。
燕台月,新添憔悴,恰是中秋。休休。
同林宿鸟,缘底事分飞,一霎难留。
剩寒檠独照,露下妆楼。
想像珊珊环佩,频怅望、几断双眸。
空消受,江淹有恨,宋玉多愁。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二》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梁清标的悼亡之作。词中以衣物的冷寂和尘封的乐器,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对亡者的深深怀念。"衣冷筠笼,尘封瑶瑟",形象地写出亡者遗物的冷落,触动了生者的哀思。
"顿教白了人头",表达了岁月匆匆,人事已非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接下来的"镜奁虚掩,风动帘钩",通过日常生活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孤寂与失落。
词的上片以比翼双飞的意象,象征夫妻恩爱,而"灯背处、私语都休"则暗示了亡者已离世,再也无法共话。"燕台月,新添憔悴,恰是中秋",借景抒情,中秋团圆之时更显孤独,悲凉之情溢于言表。
下片转而写到"同林宿鸟"的分离,寓意夫妻间的生离死别,"一霎难留"道尽了挽留不住的哀痛。"剩寒檠独照,露下妆楼",描绘出夜晚寂静的景象,烘托出主人公的无尽思念。
最后,"珊珊环佩"和"频怅望"的形象,表达了对亡者音容笑貌的深深怀念,"几断双眸"更是直接抒发了悲痛欲绝的情感。结尾"空消受,江淹有恨,宋玉多愁",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如同江淹、宋玉般饱含哀愁,无尽的遗憾和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作者对亡者的深切悼念和生活中的无尽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