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都密云龙,遐方久驰名。
无因饮天赐,叹息非公卿。
尔来牛斗间,瑞气蟠纵横。
龟书识至宝,近在璧假城。
物色到君箧,发视凡骨惊。
君心本铁石,从此亦变更。
自言匹夫耳,乃有怀玉声。
群嘲杜潜隙,径约良友烹。
伊予岂其人,重以慰平生。
可怜谢康乐,新诗徒尔鸣。
清都密云龙,遐方久驰名。
无因饮天赐,叹息非公卿。
尔来牛斗间,瑞气蟠纵横。
龟书识至宝,近在璧假城。
物色到君箧,发视凡骨惊。
君心本铁石,从此亦变更。
自言匹夫耳,乃有怀玉声。
群嘲杜潜隙,径约良友烹。
伊予岂其人,重以慰平生。
可怜谢康乐,新诗徒尔鸣。
这首诗描绘了对稀世珍宝密云龙的渴望与获得后的喜悦,以及与挚友共享这一珍贵之物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珍宝价值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
首句“清都密云龙,遐方久驰名”描绘了密云龙的神秘与稀有,它在远方就已闻名遐迩。接着,“无因饮天赐,叹息非公卿”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亲自品尝天赐之物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于身份地位的感慨。
“尔来牛斗间,瑞气蟠纵横”转而描述密云龙的非凡之处,其瑞气在天空中盘旋,象征着吉祥与尊贵。接下来,“龟书识至宝,近在璧假城”进一步强调了密云龙的珍贵,如同至宝一般,近在咫尺却难以触及。
“物色到君箧,发视凡骨惊”则描述了密云龙被发现并展示给某位人物的情景,这位人物被其非凡之处所震撼。随后,“君心本铁石,从此亦变更”表达了这位人物内心的转变,他原本可能对事物持有淡然态度,但面对如此珍宝后,内心产生了变化。
“自言匹夫耳,乃有怀玉声”暗示了这位人物虽然自称平凡,但内心却有着对珍宝的渴望与珍视。接下来,“群嘲杜潜隙,径约良友烹”描述了他邀请好友一同分享这一珍宝的场景,尽管有人可能对此表示嘲笑或不理解,但他依然坚持与挚友共度这一时刻。
最后,“伊予岂其人,重以慰平生”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见证这一时刻的欣慰与满足。“可怜谢康乐,新诗徒尔鸣”则是诗人对谢灵运(谢康乐)的引用,表达了即使创作出新的诗歌,也无法完全表达此刻心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珍宝的渴望、获得后的喜悦、与挚友共享的快乐,以及对友情和内心变化的深刻思考。
男儿不仕儒冠贱,长啸拂衣去乡县。
驱马黄尘九陌深,青琐朱门人不见。
悲歌入市寻狗屠,五年落魄雄心孤。
有时痛哭枥下马,梦醒秋风城上乌。
金台落日横榛莽,邯郸才人嫁厮养。
感时怀古心悠哉,浇酒青天海月上。
幽州九月沙冥冥,晓雁拂河霜堕星。
空波澹沱苇花白,海雨吹凉秋树青。
山川满目风景故,饮酒登高能作赋。
未央华阙起中天,铜人冷泣金盘露。
白云片片轩辕邱,红霞拂拂沧海流。
牛羊草落雁门塞,阊阖风寒鳷鹊楼。
去年苦雨过重九,今日霜晴见林阜。
关河尘影夕照深,成山如发居庸斗。
黄花紫萸寻旧闻,天空木落烟纷纷。
狂吟侧帽大师塔,伤心酹酒望诸坟。
廿载东南断兵火,津海通潮走夷舸。
火船电线纵横驰,大地抟抟论圆椭。
一朝波动鼋鼍穴,蓬莱清浅雨吹血。
早知大错铸难成,江淮空赋八州铁。
台海茫茫生远烟,鱼龙白日吹腥涎。
髑髅五百田横岛,子女三千徐福船。
丈夫盛年苦不健,荷戈杀贼成虚愿。
钟鼎旗常自有人,怀抱连城不敢献。
龙骧云起化侯王,得时吐意誇身强。
对酒不歌两耳热,拔剑四顾心旁皇。
人世遭逢抵一掷,燕昭乐毅今陈迹。
眼中竖子擅功名,安能郁郁长草泽。
登山临水忽怀归,极目天涯泪满衣。
辽阳近日多兵甲,黄沙千里秋云飞。
《九日登高放歌》【清·李稷勋】男儿不仕儒冠贱,长啸拂衣去乡县。驱马黄尘九陌深,青琐朱门人不见。悲歌入市寻狗屠,五年落魄雄心孤。有时痛哭枥下马,梦醒秋风城上乌。金台落日横榛莽,邯郸才人嫁厮养。感时怀古心悠哉,浇酒青天海月上。幽州九月沙冥冥,晓雁拂河霜堕星。空波澹沱苇花白,海雨吹凉秋树青。山川满目风景故,饮酒登高能作赋。未央华阙起中天,铜人冷泣金盘露。白云片片轩辕邱,红霞拂拂沧海流。牛羊草落雁门塞,阊阖风寒鳷鹊楼。去年苦雨过重九,今日霜晴见林阜。关河尘影夕照深,成山如发居庸斗。黄花紫萸寻旧闻,天空木落烟纷纷。狂吟侧帽大师塔,伤心酹酒望诸坟。廿载东南断兵火,津海通潮走夷舸。火船电线纵横驰,大地抟抟论圆椭。一朝波动鼋鼍穴,蓬莱清浅雨吹血。早知大错铸难成,江淮空赋八州铁。台海茫茫生远烟,鱼龙白日吹腥涎。髑髅五百田横岛,子女三千徐福船。丈夫盛年苦不健,荷戈杀贼成虚愿。钟鼎旗常自有人,怀抱连城不敢献。龙骧云起化侯王,得时吐意誇身强。对酒不歌两耳热,拔剑四顾心旁皇。人世遭逢抵一掷,燕昭乐毅今陈迹。眼中竖子擅功名,安能郁郁长草泽。登山临水忽怀归,极目天涯泪满衣。辽阳近日多兵甲,黄沙千里秋云飞。
https://shici.929r.com/shici/9DphTX.html
物生必有耦,二者道之门。
俗士务执一,百世成争端。
寒暑与昼夜,相需不待言。
彼此各是非,孰能为平反?
圣智坐未达,著述迷乾坤。
强同诚可哀,末流遂滔天。
摩厉得发明,转战亦竞前。
哲人非世用,宥之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