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无岩穴,豺虎吠柴关。
桃源苦未深,况此肤寸山。
野鹿思长林,高人乐茅菅。
安得壶公壶,携跳离尘寰。
聊写一拳石,置我怀袖间。
踊身入图画,深樾啸潺湲。
避世无岩穴,豺虎吠柴关。
桃源苦未深,况此肤寸山。
野鹿思长林,高人乐茅菅。
安得壶公壶,携跳离尘寰。
聊写一拳石,置我怀袖间。
踊身入图画,深樾啸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诗人以“避世无岩穴”开篇,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寻找心灵栖息地的渴望。接着,“豺虎吠柴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外界的险恶与纷扰,与后文的避世形成鲜明对比。
“桃源苦未深,况此肤寸山”,诗人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中的避世之地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艰难与不易。接下来,“野鹿思长林,高人乐茅菅”两句,通过野鹿与高人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追求。
“安得壶公壶,携跳离尘寰”,诗人借用传说中壶公的神奇壶中世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寻觅精神家园的强烈愿望。最后,“聊写一拳石,置我怀袖间。踊身入图画,深樾啸潺湲”,诗人通过描绘将一拳石置于怀袖间,想象自己跃入画中,置身于幽深的树林与潺潺的溪流之中,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避世隐居、亲近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情感和美好愿景。
淑灵孕秀彦,蚤岁冠乡书。
雾豹焕文彩,诸良叹不如。
渐鸿抱孤志,冥冥历天衢。
游息必时乂,焉能齿空疏。
李贺客京邑,高轩辔常纡。
贾生策利害,于治亦绪馀。
孝皇肆贤网,喜得奇货居。
摅心在军国,妙契水与鱼。
行志三十年,文墨安足拘。
眷言惬真想,归卧南山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