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枕黄岐道,斋临绿水边。
偶来相对坐,日暮不知还。
门枕黄岐道,斋临绿水边。
偶来相对坐,日暮不知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通过“门枕黄岐道,斋临绿水边”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所。门与道路相接,斋舍紧邻潺潺流水,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诗人以“偶来相对坐,日暮不知还”收尾,不仅展现了人物在此地的悠然自得,也暗示了此处环境之迷人,足以让人忘却时间,流连忘返。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微妙传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清代文人追求心灵归宿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型表达。
词,末章盖为彦良发也对荒台老树,云物淡,水容清。
更犀尘玄谈,疏髯长啸,此地逢迎。
幽并故多俊杰,看赋诗、鞍马气纵横。
画拥金*傍柳,夜呼银甲弹筝。
齐奴锦去绿芜生。
歌院锁虫鸣。
问斜日秋光,猩红睡魄,知为谁醒。
盈盈倚墙弄色,更无言、向客最含情。
折赠何人云鬓,今宵肠断西泠。
一月有二十九日醉也,同舟因语及此,吾二人抵掌大笑,就口占江城子一江云漠漠水潺潺。
挂蒲帆。
水云间。
更有何人,得共此时间。
说与红尘须左辟,明镜里,白鸥还。
天风吹面雪消残。
为春寒。
放梅悭。
咫尺吾庐,稚子候柴关。
几首新诗千斛酒,人道我,转痴顽。
里之外,仆又驱驰南北。
九月望后,夜泊吴江长桥,有怀诸友,在吴下时,得相周旋,今各一方,意绪恻怆,为赋八声甘州一阕,以写倦倦之意。
叔夏高分辨酒边喜歌自制乐府,故未章及之,以资他日一笑云正丹枫乱叶舞诗情,惊鸿起汀洲。
对苍茫独立,江山如此,羁思悠悠。
尚忆幽坊小槛,笑语月侵楼。
谁遣楼心月,来照行舟。
波影□云如镜,向沧浪唤酒,空阔呼鸥。
纵并刀堪剪,还解剪离愁。
待归来、轻讴浅醉,想旧时、张绪转风流。
却说与、虹桥今夕,一片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