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汾州张太守墓庐图》
《题汾州张太守墓庐图》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三代重庙祀,墦祭礼所略。

义谓迎精返,宫室专神托。

藏欲弗得见,岂事大兴作。

所以脩防封,孔圣涕陨落。

邃古墓不坟,于义讵为薄。

自从秦汉来,閟宫礼销铄。

厌祭不迎尸,同堂废特礿。

庙轻墓乃重,阡表极华爚。

所以上陵仪,造自汉都雒。

仁孝既属玆,福祐亦攸酢。

《七略》载相墓,魏晋称管郭。

大儒子朱子,于焉颇采获。

固欲先灵安,匪系俗见缚。

张君少孝养,节母处帏幕。

板舆迎入越,风木痛寥廓。

佳城犹未卜,霜露走岩壑。

秉义谅无愆,神感助求索。

面势峰棱秀,种树柏枞错。

郁郁气佳哉,腼想幽灵乐。

窀穸中妥依,丙舍外营度。

在晋陶士行,元功表衡霍。

少日居浔阳,牛眠藏父椁。

谅知神报德,阴相启穷约。

期君功业隆,异日登名爵。

善绩史备书,墓庐事不削。

(0)
鉴赏

此诗由清代诗人姚鼐创作,题为《题汾州张太守墓庐图》,描绘了对古代墓葬礼仪的思考与对后世影响的感慨。全诗以历史变迁为主线,从三代至秦汉,再到魏晋,直至明清,展现了墓葬礼仪从繁复到简化的过程。

诗中首先提到“三代重庙祀”,强调了古代对祭祀的重视,接着指出秦汉以来,墓葬礼仪逐渐简化,庙祀的地位相对提升。诗人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习俗,表达了对传统礼仪变化的思考。

随后,诗人引用孔子的故事,强调了修筑墓地的重要性,以及对祖先的尊敬之情。他进一步探讨了墓葬与庙祀之间的关系,认为墓葬虽简,但其意义深远,如同孔圣人之涕陨,体现了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

诗中还提到了古代相墓术,如《七略》所载,以及魏晋时期的管辂和郭璞,他们被认为是相墓的高手。诗人朱子也在此有所提及,表明了对古代相墓术的尊重与研究。

最后,诗人以张太守为例,赞扬其孝养父母,并在去世后为其选择墓地,体现了对家族传统的继承与对后代的期望。诗人希望张太守的功业能日益隆盛,未来能够登名爵位,同时期待他的善绩能被历史记载,墓庐之事得以永存。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对古代墓葬礼仪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孝道、家族传承及个人功业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题姚雪蓬使君所藏苏野塘画

高者为山,坳者为壑。为烟为云,渺渺漠漠。

水鸟树林,人家聚落。骑者何之,舟者未泊。

三尺纸上,万象交错。天机自然,神惊鬼愕。

呜呼,此吾故人野塘苏元龙之墨迹。

中有石屏老泪痕,又与野塘添一笔。

(0)

豫章东湖感旧

忆见堤边种柳初,重来高树满东湖。

交游太半入鬼录,歌醉一时逢酒徒。

夜雨总成流水去,春风能免落花无。

经行孺子亭边路,犹有沙鸥识老夫。

(0)

喜闻平峒寇

峒寇都平了,官军奏凯歌。

千山通道路,一雨洗干戈。

天地和风转,江湖春水多。

蜀中无近报,西贼定如何。

(0)

常宁县访许介之途中即景

竹径入茅屋,松坡连菜畦。

深潴沤麻水,斜竖采桑梯。

区别邻家鸭,群分各线鸡。

行人来少憩,假道过东溪。

(0)

寄耒阳令严坦叔

士元堂上坐,千载仰清规。

百里宜民政,数篇怀古诗。

江连杜甫墓,水落蔡伦池。

公暇登临处,宁无忆我时。

(0)

所闻

今虏既亡后,中间消息稀。

山河谁是主,豪杰故乘机。

喜报三京复,旋闻二赵归。

此行关大义,天意忍相违。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