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孤楼杖古茶,泬寥秋色在天涯。
赤城日落如悬鼓,紫逻峰高拟建牙。
草泽有人歌麦秀,风霜无地护兰芽。
看谁得似云边翼,来往虚空处处家。
独上孤楼杖古茶,泬寥秋色在天涯。
赤城日落如悬鼓,紫逻峰高拟建牙。
草泽有人歌麦秀,风霜无地护兰芽。
看谁得似云边翼,来往虚空处处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联“独上孤楼杖古茶,泬寥秋色在天涯”,开篇即以“独”字点出诗人孤独登楼的情境,与“孤楼”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而“古茶”二字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接下来,“泬寥秋色在天涯”一句,将视线拉远至辽阔的天边,秋色与天涯的结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无垠,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颔联“赤城日落如悬鼓,紫逻峰高拟建牙”,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的壮丽景象。赤城日落,仿佛悬挂在天空中的巨大鼓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紫逻峰的高耸,则预示着挑战与希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颈联“草泽有人歌麦秀,风霜无地护兰芽”,则转向对人间百态的观察。草泽中有人在歌唱《麦秀》,这歌声或许是对生活的感慨,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待。而“风霜无地护兰芽”则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影响。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尾联“看谁得似云边翼,来往虚空处处家”,以云边的翅膀为喻,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诗人似乎在问,谁能像那自由飞翔的鸟儿一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这一问,既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对所有读者的启示,鼓励人们在忙碌与喧嚣中寻找心灵的平静与归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
还道荒寒,婉娩流年,望望美人迟暮。
风烟雨雪阴睛晚,更何须,春风千树。
尽城、落木萧萧,日夜江声流去。
日晏山深闻笛,恐他年流落,与子同赋。
事阔心违,交淡媒劳,蔓草沾衣多露。
汀洲窈窕余醒寐,遗珮浮沈沣浦。
有白鸥淡月,微波寄语,逍遥容与。
江上行人,竹间茅屋,下临深窈。
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
遥迎近倚,归还顾、分付横枝未了。
扁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
重踏新亭屐齿,耿山抱孤城,月来华表。
鸡声人语,隔江相半歌笑。
壮游历历,同高李、未拟诗成草草。
长桥外,有醒人吹笛,并在霜晓。
记新楼试酒,上客回车,初识能歌。
几许怜才意,觉援琴意动,授简情多。
青鸾昼下缥缈,烟雾隔轻罗。
还自有人猜,素巾承汗,微影双蛾。
西陂千树雪,欲绝世乘风,下照沧波。
怪倚春憔悴,扁舟月上,草草相过。
少年翰墨相误,幽恨愧星河。
谁为语伶玄,秋风并冷双燕窠。
捷书连昼,甘洒通宵,新来喜沁尧眉。
许大担当,人间佛力须弥。
年年八月八日,长记他、三月三时。
平生事,想祗和天语,不遣人知。
一片闲心鹤外,被乾坤系定,虹玉腰围。
阊阖云边,西风万籁吹齐。
归舟更归何处,是天教、家在苏堤。
千千岁,比周公、多个彩衣。
听都人共语,又还是、岁逢庚。
记今帖频催,衮衣将至,绣幰先迎。
笙歌六宫齐奏,到而今、犹唱贺升平。
千岁人间福本,天公著意看承。
秋深。
帘卷空明。
问西子,最宜晴。
喜新来多暇,玉醪龙炙,菊院花城。
明年耳孙头上,更君王、亲点泥金。
兜率摩耶住世,长看佛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