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分水》
《宿分水》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夜枕疑为雨,晓檐还见星。

骤闻成摵摵,熟听乃泠泠。

信矣无不下,况于高建瓴。

此行非绝远,楚粤自相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fēnshuǐ
sòng / zhàofān

zhěnwèixiǎoyánháijiànxīng

zhòuwénchéngshútīngnǎilínglíng

xìnxiàkuànggāojiànlíng

xíngfēijuéyuǎnchǔyuèxiāngyīn

翻译
夜晚枕着似乎有雨声,清晨屋檐上还能见到星星。
突然听到像是风吹树叶声,仔细聆听却是滴水清冷声。
确实没有一处不落,更何况从高处倾泻而下如同瓶中水滴。
这次行程并非遥不可及,楚地与粤地本就相连。
注释
夜枕:夜晚躺在床上。
疑为雨:似有雨声。
晓檐:清晨的屋檐。
骤闻:突然听到。
摵摵:形容风吹树叶声。
泠泠:形容水声清冷。
高建瓴:比喻从高处落下。
绝远:非常遥远。
楚粤:古代地区名,泛指南方地区。
相因:相互关联,相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宿分水》,描绘了夜晚住宿时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首句“夜枕疑为雨”,写诗人夜间入睡时,误以为听到窗外下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湿润的氛围。次句“晓檐还见星”,暗示天未亮时,诗人醒来发现檐头仍有星星闪烁,反映出早起的清冷。

第三句“骤闻成摵摵”,进一步描绘了声音的变化,原来并非雨声,而是风吹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形象生动。第四句“熟听乃泠泠”,则揭示出这声音在仔细聆听后,原来是清凉的风声,显得更加宁静。

第五句“信矣无不下”,诗人确认了这不是雨声,而是自然界的另一种声音,表达对大自然的信赖。第六句“况于高建瓴”,以高处的水瓶倾泻比喻,强调这种声音的空灵和遥远感。

最后两句“此行非绝远,楚粤自相因”,诗人借此表达了旅程虽然不算太远,但沿途的自然景色和声音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连续而深远的感受,展现出旅途中的诗意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欣赏,以及旅途中的闲适心境。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智者寺僧往金陵

闻子携瓶锡,孤舟至建康。

遽辞娄约寺,遥礼宝公坊。

松子僧前落,梅花客里香。

莫同胡达磨,无语达梁王。

(0)

读致和改元诏

圣德如天大,皇风四海清。

乾坤新岁月,丘壑旧心情。

诏旨宣金口,臣僚拜玉京。

江南遗叟说,垂老愿升平。

(0)

春日午窗睡起

日移花影转帘西,风撼松阴落研池。

好鸟不鸣芳昼寂,午窗清梦醒来时。

(0)

李本存叠有和章再和孤字韵二首·其一

撚须索句兴怀孤,信手围棋著数粗。

病酒风情愁后减,惜花春梦老来无。

(0)

和李本存孤字韵·其二

瘦耸吟肩野鹤孤,衣冠山野礼容粗。

政惭声誉非君比,却喜功名入梦无。

(0)

登楼闻笛有感·其二

一声长笛夕阳楼,总是关山旧日愁。

杳杳山青云尽处,澹烟衰草不胜秋。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