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打疏棂。终夜长醒。逢时偏叹百无成。
拟学吴儿肠木石,思绪难平。春去未关情。
花落无声。閒谈节物始心惊。
睡过花朝并上巳,睡过清明。
急雨打疏棂。终夜长醒。逢时偏叹百无成。
拟学吴儿肠木石,思绪难平。春去未关情。
花落无声。閒谈节物始心惊。
睡过花朝并上巳,睡过清明。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汪东所作的《浪淘沙》,虽然题目没有给出,但从内容上看,它似乎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绪的词。"急雨打疏棂。终夜长醒。" 开篇描绘了窗外急骤的雨声敲击着稀疏的窗户,诗人彻夜难眠,暗示了内心的不宁静。"逢时偏叹百无成。" 表现了诗人面对时势,感叹自己一事无成的无奈和失落。
"拟学吴儿肠木石,思绪难平。" 诗人试图效仿吴地之人坚韧如木石,但思绪纷乱,难以平静,反映出其内心的挣扎与苦闷。接下来,"春去未关情。花落无声。" 春天的离去并未减少诗人的情感波动,花落的声音虽轻,却触动了他的内心深处。
最后两句"睡过花朝并上巳,睡过清明。" 描述了诗人通过沉睡来逃避现实,从花朝(农历二月十二日)到上巳(三月三日),再到清明(祭扫先人的日子),他似乎在用睡眠来消磨时间,但仍未能摆脱内心的困扰。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身处动荡时代,面对挫折与失落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山家梅树出疏篱,好客慇勤折一枝。
直是老来风味薄,而今相遇可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