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爱逃禅几度临,水心虚槛倚长吟。
花开花谢成春夏,潮长潮消无古今。
天末青山如北固,海边明月到东林。
超然境界非人世,何处瀛洲更可寻。
似爱逃禅几度临,水心虚槛倚长吟。
花开花谢成春夏,潮长潮消无古今。
天末青山如北固,海边明月到东林。
超然境界非人世,何处瀛洲更可寻。
这首诗《小金山》由明代诗人杜渐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首联“似爱逃禅几度临,水心虚槛倚长吟”,开篇即以“逃禅”二字点题,暗示诗人寻求心灵解脱的渴望。他多次来到小金山,倚在空灵的栏杆上,面对着水中的倒影,沉浸于悠长的吟诵之中。这里不仅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也隐含了其内心深处对宁静与超脱的追求。
颔联“花开花谢成春夏,潮长潮消无古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时间的对比。四季更迭,花开花落,仿佛是自然界永恒的循环,而潮起潮落,则揭示了时间流逝的无情。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颈联“天末青山如北固,海边明月到东林”,运用了空间上的对比,将小金山的景色与历史名胜相联系,增强了画面的壮丽感。北固山与东林寺,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标,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小金山与这些历史遗迹相提并论,既展现了小金山的独特魅力,也寄托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
尾联“超然境界非人世,何处瀛洲更可寻”,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瀛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远离尘嚣、充满神秘与美好的理想之地。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综上所述,《小金山》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超然境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