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啼声枕上来,一声哀似一声哀。
千哀万怨无今古,唤得行人若个回。
杜宇啼声枕上来,一声哀似一声哀。
千哀万怨无今古,唤得行人若个回。
这首诗以杜鹃鸟的啼鸣为引子,描绘了其哀怨之声在清晨的枕边响起,仿佛是无尽的悲叹与诉说。诗人通过“一声哀似一声哀”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杜鹃鸟啼鸣的凄厉与连绵不绝,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愁与无奈。
接下来,“千哀万怨无今古”一句,将杜鹃鸟的哀鸣上升到一个更广阔的时空维度,指出这种哀怨之情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古今皆同,具有永恒性。这不仅表达了对杜鹃鸟啼鸣的深刻同情,也暗示了人类内心深处共有的哀愁与痛苦。
最后,“唤得行人若个回”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那些被哀鸣所触动的行人的期待与疑问:是否有人能被这哀鸣唤回,或是找到心灵的慰藉?这句话既是对杜鹃鸟啼鸣效果的思考,也是对人性中对于情感共鸣与救赎的渴望的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杜鹃鸟啼鸣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哀愁、共鸣与救赎主题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
我闻老僧岩,未到僧岩石。
庄诵半游诗,恍若山行客。
是日望舒满,笋舆戒发夕。
素影流稻衣,晃皪骇绀碧。
定在白马前,安问何年划。
阅尽驱驰人,劳劳倦于役。
闭口一无言,攒眉亦何益。
会当往拜之,有癖自畴昔。